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兰若蝉声>第10章 匣中自解君忧惑 书内深藏国秘辛
司马。

孙膑檀子,择士迩遐。”

这第一页讲得就是齐威王建稷下学宫,兼授百家的事情。

其中另辟兵科,也就是其后檀宫的前身,庆云也听暅之采亭和他讲解过。

于是心中暗道,稷下学宫当年兼容百家,儒道墨法,农杂阴阳无所不不包,可是孙膑檀子这些兵家学者,却很少与稷下联系在一起,多半是因为后来另建了檀宫的缘故。

而兵科负责汇编上古司马法的事情,庆云也不感意外。

陈叔教他读过不少古书,他知道《司马法》虽然世人皆传成书于齐威王时期,但是最早在周武建国的时候就有提及,最初的版本作者为太公望。

太公望姜姓吕氏,本是齐王先祖,可是自田氏代齐,齐国为妫姓田氏所篡。

田齐君主为了得到齐国旧贵族的支持,对前齐诸贵仍以礼相待,且保持了深度的通婚关系。

威王便是田齐时代君主,因此花了很大力气在二齐合流上,就连编写兵书这样的事情他也要借题发挥一下。

他以上古太公《司马法》,田齐先祖大司马田穰苴的《司马穰苴兵法》和当代兵书经典《孙子兵法》为蓝本,由孙氏后人,军师孙膑汇编新《司马法》,美其名曰博采众长,实则为了含混二齐兵法源流,搞的后世对《司马法》《司马穰苴兵法》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此举也确实成就了一部集当世大成的兵法巨著,为威王本人功绩添加了厚重一笔。

这一页似乎是出自当年庆轲亲笔所记手札,誊于帛书。

庆云看罢很小心地翻过一面,反面本是裱纸,纸上也有字迹,想来就是所谓的“盖氏注”了。

庆云定睛细看,不由一惊,原来上面的内容并非原文注释,而是一些独立的易术口诀。

庆云看了几句便已明了,这正是陈叔让自己背过的剑诀。

檀宗剑术出于易,他焉有不识之理。

只是在庆云早已稔熟的口诀后,笔者又用蝇头小字加了许多注释,第一行便是,

“乾雷三落。以乾,震所成四象为爻。

其中乾卷残缺,只余六龙御天一式,故今仅存三落。

此法取檀子绝越剑法为彖,主杀伐,用者无当。”

这难道是,檀宗剑诀?

庆云不禁心中暗喜。这乾雷三落他已经听瓠师姐提过多次,和巽岚五起同为本门最高法门。

书中那些注释虽然生拗,但庆云学易多年,理解却非常顺畅,易术之中,爻是形,组成卦象;彖是魂,归纳谶语。

这一句话就解释了乾雷三落这套剑法形,神精髓,言简意赅。

庆云顺着小字继续读下去,果然都是对剑法招式的详细分解注释。

若换作是平时,庆云肯定早已手痒得捉剑起舞了。

但此时他只是大略读过一遍,就把眼光又落向了左侧那页帛书。

毕竟与他而言,还是祖辈往事对他更有吸引力。

“威王尝问伯灵: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然否?

曰:然。

王曰:何以屈之?

曰:内用仁,外用间。内蓄兵,外养谍。子曰五间,夏王使谍,此其谋也。”

这第二页,记录的是齐威王与孙膑的一段问对。

威王想知道孙子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论点如何实现。

孙膑强调了内行仁政积蓄实力,而对外应用间进行外交战,用谍进行情报战。

间与谍,都不是当时才提出的概念,早在夏帝少康中兴复国的时候就曾经蓄养和派遣女谍。

情报战对于战斗的重要,华夏民族可是有着五千年深刻认知的。

庆云又翻过一页,见反面仍是剑诀,便直接跳过,去看帛书内容。

“初,青帝苗裔哀牢山自大秦东还,欲之青州故土,探东海王滨。

所过万里百国,尽为臣俯。昔夏后之国,亦遭倾覆。

王女婼姒,委身媾和,以全其族。”

“谍报与威王,王召伯灵共议。

王曰:彼欲之齐,尚在万里,可屈之否?

曰:养谍千日,用在一时,虽万里何忧邪?虞渊天堑,贼面辄反。大夏方国,贼之终焉。”

“王命檀子遣谍出葱岭,会虞氏大夏二王与叶水,定计鸩杀青贼。

今名药杀水,盖由是焉。

青贼欲征姑射,破大宛,临叶水。

虞裔姚氏伪降,荐为先导,引贼南下莘渡姑射。”

“有莘氏所渡姑射,去伏羲姑射千里,恶水穷山,青贼跮磋,虽克华氏,疫疠滋迷。

贼王抱恙,退反大夏。婼姒投乌头并天方罗敷木于汤。

盈月,贼王暴卒,贼众兽散。”

庆云曾经听陈叔解尚书,对上古之事略知一二。

上古五帝之世,还没有文字,许多人名地名,都是在文字产生后转写下来的。

这哀牢山,就是源自上古音译,也做轧牢山,阿史那,是鬼方鲜卑一支名叫西海突厥的小部落王姓。

北朔南楚西称秦,按照帛书记载,在齐威王时期有一支阿史那部的先祖从万里极西挥师东向,想要抵达东海之畔上古青帝的故土,也就是当时齐国所领青州之地。

这阿史那氏是怎么和青帝扯上关系的呢?庆云可就有些想不明白了。

(笔者案:上古之事在本系列第三部中另有详述,届时一定给诸位一个禁得起考证的解释。)

似乎当时齐威王已经听从孙膑的建议开始养谍,并且曾通谍万里之外的大夏。

大夏是夏


状态提示:第10章 匣中自解君忧惑 书内深藏国秘辛--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