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兰若蝉声>第307章 毒侵奇经需尝试 髓到唇边却惘然(下)
这一章虽然讲得是节气,但是我们把所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看,就能发现古代的知识体系是如何立体。

天文与地理,始终是相对应的。比如说《滕王阁序》里讲到,(荆楚)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荆楚对应的天穹分野是翼宿和轸宿,地理上在衡山和庐山之间。有了这一层联系,九州分野和天穹分野的规则就显得特别的高大上。

所以古代占星的核心从来不是什么吉凶问卜,而是历法,节,时,地域农时的变迁。每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官立天监司官员,他们最有名的著作一定不是命理相术书,而是历法算术术。所以天监司是一个理论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机构。相反的,真正所谓易学命理的大家,都是一些哲学学者,他们所研究的多半是为人处世之道,趋吉避凶之学,而不是所谓的巫谶之术。

所有过渡妖魔化的结论,都是后人一知半解牵强附会的产物。

我们在之前章节里讲过遁甲,那是一种策论的分析方式。《易经》是对于不同客观情况作出的解答忠告,所谓《推背图》也大抵如此。

人们认为深奥晦涩的学问,往往是因为不理解。就像在文中出现的许多例子一样,为大众所不理解的科技与魔法化也并非是怪,力,乱,神。如果对整体的东方文化体系没有概念,只是捉了一鳞半爪去嗤笑嘲讽,其实,小丑不过是就是这类人而已。

喜欢兰若蝉声请大家收藏: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307章 毒侵奇经需尝试 髓到唇边却惘然(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