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穿越成皇储>第398章 赫本

这个名叫“奥黛丽.凯瑟琳.拉斯顿”的小女孩便是后来的奥黛丽.赫本。

美丽、气质好、善良、天使一般,构成了绝大部分人对奥黛丽赫本的评价。

完美,成了奥黛丽赫本身上的标签。

1953年拍摄的《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出演了一个到民间微服出巡的公主,俏皮、可爱、生机勃勃,赫本凭这个电影一夜成名,奥斯卡封后,被广大美国观众喜爱,用“天使降临好莱坞”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当时年仅24的赫本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几乎算得上是本色出演,片中的安妮是欧洲小国的公主,高洁优雅美丽迷人,现实生活中的赫本同样是欧洲贵族之后(她的母亲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气质优雅,外貌出众。

这个角色为赫本征服了挑剔的美国观众,用她的青春优雅开启了一条的封神之路。

而这也奠定了赫本的大众形象。《窈窕淑女》、《蒂芙尼的早餐》、《偷龙转凤》、《巴黎假期》,尽管角色设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但荧幕中的赫本都是一样的俏皮可爱,优雅迷人,都是和男主角谈恋爱的最佳人选。

也正是因此,在赫本的演艺生涯里,她所能被记住的角色几乎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尽管她曾经五提一中奥斯卡,但后世聊起50年代好莱坞黄金女星时从未有人主动聊起过她的演技有多优秀。

人们聊赫本的美貌、赫本的气质、赫本在联合国做的那些公益甚至是赫本的发型和裙子,但却从不聊她的演技。

说起她的作品永远都是初出茅庐的那部《罗马假日》和那部纪梵希投资的大型广告片《蒂芙尼的早餐》。

其实赫本并非只能演清纯可人的甜妞儿,在她十几年的演艺生涯里,她也曾经做出过一些角色上的突破,包括描绘女同性恋生活的《双姝怨》、惊悚犯罪的《盲女惊魂记》等等。

其中《盲女惊魂记》更被奉为奥黛丽赫本的演技巅峰之作,但可惜的是,这样一部赫本的突破之作甚至都没有她在《蒂芙尼的早餐》里穿过的裙子有名。

换句话说,观众并不在乎赫本的演技是否优秀。

赫本走红于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是美国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二战之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体、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国民有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完美,更好的汽车、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好的女人。

奥黛丽赫本的出现正好符合了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对于完美的变态追求。

长相无可挑剔、气质优雅迷人,自带没落贵族身上的神秘,但又善良、平易近人,甚至还热爱家庭。

观众们乐得看见赫本在荧幕上穿着美丽的裙子梳着精致的发型,在奢侈品的橱窗前驻足流连然后转身堕入爱情。

男人们渴望拥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而女人们渴望成为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

因此,赫本带着光环成名了,成为了一个完美的符号,她的装束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她的发型成了之后几十年里女明星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她是好莱坞制造出来的清纯美人,就像好莱坞也制造出了性感尤物玛丽莲梦露。

但这个疯狂的好莱坞造星制度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在荧幕形象上得突破,因为观众并不见得期望赫本以另一种形象出现在荧幕上。

所以几乎没人喜欢赫本的《盲女惊魂记》,因为观众并不需要这样的赫本。就像观众无法接受秀兰邓波儿从小天使童星变成和男人谈恋爱的少妇,也无法接受那个性感但纯情的荧幕梦露真的和肯尼迪搞在一起,还声称自己是一个同性恋。

所幸,赫本真的如大众期待般像个天使,荧幕形象和其个人生活出奇的统一,以个人名义做了不少慈善,作为公众人物,也一直用正面的形象感动着喜爱她的影迷,负面新闻几乎没有。

也是因此,50年代流行起来的女明星们后续遭受了不少舆论打击,梦露为此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赫本一直被美国人民、全球人民封为天使、女神,从未走下过神坛。

现在这位小天使就站在雅尼克跟前,听到雅尼克准确的说出自己的名字,稚嫩的脸蛋上露出疑惑之色。“您是?”

“我?”雅尼克想了想。“我是你父亲的朋友。”

小赫本的眼睛一亮,急切的问道。“那您知道我父亲在哪吗?”

雅尼克摇摇头。“抱歉,我也很久没有你父亲的消息。”

听闻小赫本的脸色顿时暗淡下来,眼中开始慢慢的凝聚雾气,变成一滴一滴的泪水滑落;看的雅尼克甚是心疼,赶紧拿出手帕擦拭她的泪水。“乖,别哭,哥哥带你吃好吃的。”说着拉着她的手走进kfc,找了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坐下。

不一会两个护卫拿来了满满两个托盘的甜点美食,雅尼克拿起其中的草莓圣代放到小赫本跟前。“来,吃吧。”

“哇!”看着那杯颜色鲜艳的草莓圣代,小赫本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我真的可以吃吗?”

雅尼克点点头。“当然,快吃吧,要不待会就化了。”

小赫本终于没忍住,拿起勺子挖了一勺放进嘴里,脸上顿时洋溢起了幸福的表情。

“好吃吗?”

“好吃!”小赫本用力的点头。“哥哥你也吃啊?”

雅尼克拿起一个鸡翅,看的一


状态提示:第398章 赫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