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好孩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第二口

袁熙军与臧霸军在青州交战经月不见冀州援军,其实倒也不是大袁三公不重视青州战场,主要是官渡大败之后,袁绍军的军心士气都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又要防备曹军乘势攻打冀州,残余主力jing锐也全都布置在了黄河一线,幽州和并州的主力又一时难以调动到位,最后再加上大袁三公优柔寡断的xing格,拿不定主意是向女婿求和还是与女婿彻底撕破脸皮,所以直到青州战事开始过后二十天,大袁三公才派了大将文丑率军三万东进,去协助袁熙守卫青州。

大袁三公的增援太迟了一些,也太过低估了徐州军队的战斗力了一些,jing锐被抽调走了大半的青州袁军不仅在野战中已经无法与徐州队伍抗衡,还不慎中了徐州军队的诡计露出了破绽,当文丑的援军刚抵达平原渡过黄河时,徐州军队就已经攻破了昌国与临淄,切断了青州军的东西联络,文丑闻讯无奈,也只能是一边迅速率军赶赴东平陵设防,挡住徐州军队的东进道路,一边派快马向大袁三公告急,请示下一步行动是不惜代价的夺回失地?还是仅守住现有地盘?..

还别说,尽管刚刚经历了官渡惨败,但大袁三公的暴脾气还是一点没改,收到文丑与袁熙的告急书信后,大袁三公当场就跳了起来怒吼,“传令下去,集结兵马,吾要亲领二十万大军东征青州,去教训陶应这个不孝女婿!”

“主公,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正好在场的总幕官兼军师审配赶紧站出来劝阻,道:“主公,我军死敌并非陶应,乃是国贼曹cao。今曹贼主力尽屯兖州北线,我军若向东线用兵,曹贼必来乘虚攻打冀州。若如此,事可忧矣。”

审配说的这个道理大袁三公当然懂,所以大袁三公咬牙切齿了半晌后,终于还是重新坐了下来。苦恼的说道:“可是青州之事,也不能置之不理啊?”

“父亲,妹夫向青州用兵。全是因为郭图献谄,力劝父亲连斩妹夫二使所致。”袁尚公子乘机说道:“孩儿建议,父亲不妨速斩郭图首级送往徐州,解释原因误会,妹夫必然立即从青州退兵。”顺便说一句,袁尚公子把矛头指向郭图先生,是因为官渡战败后大袁三公为了预防万一。一度与众谋士商议过册立袁尚公子为嗣,结果却因为郭图先生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放屁!郭图再不对也是吾的家臣,斩他首级向女婿求和,我袁氏四世三公的颜面何存?”大袁三公大怒呵斥。

“主公,三公子的提议其实可以不妨考虑。”审配yin森森的说道:“以贻误军机之罪斩郭图首级送与陶应。不仅可以使陶应从青州退兵,也可以与徐州重修旧好,联手夹击曹贼,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否!”心高气傲的大袁三公断然拒绝这个其实很有道理的建议,还斩钉截铁的说道:“吾宁可与不肖女婿和曹贼同时开战,也绝不斩杀部下讨好他人!此事休得再提!”

见大袁三公态度坚决,审配和袁尚公子倒也不敢坚持,只是暗暗惋惜无法乘机剪除袁谭的臂膀,大袁三公则继续的犹豫不决,除了命令文丑与袁熙坚守青州土地外,就是与众人商议对策,而冀州内部一如既往的分歧严重,一派主张与徐州军队言和,一派则主张分兵青州,以武力夺回青州失地,甚至还有个别极品主张向曹军求和,腾出手来全力攻打实力较弱的徐州军队结果这极品自然被心高气傲的大袁三公一刀砍了。

就这么踌躇了数i,袁尚公子的机会来了,徐州密使将袁芳那道书信送到了袁尚公子面前,读信之后,并不算太笨的袁尚公子顿时明白这道书信乃是陶副主任授意,同时也是大喜过望,赶紧召来审配与逢纪两大心腹商议了许久,拿定了主意才将书信送到大袁三公面前。而大袁三公的阿尔茨海默病最近也明显有了些好转的迹象,只看了一遍书信就醒过了味来,道:“此信必是陶应授意芳儿所做,说不定还是陶应小儿写好让芳儿抄写署名,否则的话,芳儿写不出这样的书信。”

“禀父亲,孩儿也是这么认为。”袁尚乘机说道:“妹夫他借妹妹之手致书孩儿,明显是有求和之意,父亲不妨再派使者南下联络,劝妹夫罢兵言和,重修旧好,若能成功,不仅青州再无刀兵,我军也可与徐州军队联手夹击曹贼矣。”

大袁三公沉默,半晌后才很是勉强的问道:“既然应儿有意求和,那为何他不直接寄书与吾?偏要假借芳儿之手,还是送信与你?”

“主公,陶使君也要面子。”审配小心翼翼:“主公你连斩陶使君两名使者,陶使君倘若再主动遣使求和,他的部下定然不服……。”

大袁三公又不说话了,见大袁三公没有露出怒se,审配心里有了底,忙道:“主公,机可不失,既然陶使君有意言和,主公派遣一名冀州重臣携带礼物,假称探望主公的女儿外孙南下徐州,乘机与陶使君重修旧好,必可一举成功。”

刚在青州吃了一个不小的败仗就要向女婿求和,爱面子的大袁三公自然是犹豫万分,袁尚公子则向大袁三公跪下说道:“父亲,孩儿知道这事有损父亲虎威,但父亲前番误听郭图之言导致官渡大败,我冀州元气已伤,正急需休养生息勾联外部强援,一雪官渡之耻,陶应乃是父亲女婿,也是孩儿的妹夫,兵马颇强,粮食也极广,正是我军理想外援,孩儿斗胆,还请父亲暂搁前怨,与妹夫重修旧好。”

大袁三公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二章 第二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