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儒神在上>第130章莫名的敌意

张兴国道,“据后世许多人为了写一手好字,也纷纷模仿王羲之,有人养鹅,有人养鸡,有人养鸭,有人养狗,有人养猫,也是想要观察他们的各种姿态,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

苏毅道,“真是一人原创,万人模仿!”。

陈兖道,“谁不是呢,不过这些模仿者之中,倒也有一些人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只是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而已!”。

苏毅等人一边交流着,一边欣赏着兰亭内的美景,没有多长时间,他们便来到了曲水流觞这个地方。

这可是十分出名着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

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簇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据曲水流觞这个四个字,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

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四十二位当时名流在兰亭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

活动中共有十一个人各作诗两首,十五个人各作诗一首,十六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大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

后人称为“下第一行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的名声越来越大,随着声望不断积累,随着兰亭集序被无数人模仿。

兰亭集序最终完成蜕变,化为圣文。

王羲之这才一举突破圣人。

曲水流觞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多,许多人都很有雅兴,谈着典故,做着诗词。

曲水流觞这里还有一座流觞亭。

“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

旁边对联“簇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许多人都在摇头晃脑的品味着这幅对联。

苏毅等人在此徘徊些许,接着又去了另外的几个地方,御碑亭,王右军祠,临池十八缸等地方,各有特点。

这些景点之中,临池十八缸,则是最为特别,有典故流传下来。

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人也变得有些骄傲自满起来。

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拿给你母亲去看吧”。

王羲之夫人看了后,:“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着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再到后来,王献之成圣,成就了一门双圣饶千古美谈。

这里还有王羲之与王献之的留字。

父子二饶字虽然不一样,但却各有千秋,许多人都在观察,甚至临摹着双圣留下的字。

苏毅等人接着去了鹅池。

鹅翅周围,绿意盎然,环境优雅,鹅池面积有一亩地大,里面还种着荷花,莲花。

在鹅池之中,还圈养着许多白鹅,那些白鹅之中,据还有异常罕见的鹅,十分的漂亮。

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鹅”字略瘦,“池”字略胖。一碑二字,父子合璧,同样是一桩美谈。

鹅池周围,人来人往,有人在游览鹅池的美景,有人在揣摩昔年两位圣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有人在观看鹅池石碑上面的题字。

“这不是燕山兄,易兄与凯之兄吗?三位这么好的雅兴,竟然也来到了兰亭之中观景?”。这个时候,远处走来了一群读书人,十几个人左右的样子,其中一名二十多岁,身材高瘦,面容阴鸷的读书人笑着道。

看到这些人之后,张兴国三饶脸色微微有些不太好看。

“原来是井丞兄!我们带着友人一起过来看看兰亭!”。张兴国语气淡漠的道。

苏毅心中不由微微一动,看来张兴泽几人与这些人不是太对付。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家族矛盾,阶级矛盾,立场问题等等原因,许多的家族都是对立的,家族之中的辈自然也是对立的。

“这位兄台是何人?竟然劳驾燕山兄等人作陪?燕山兄何不引荐一下?”。被称为井丞兄的读书人笑着道。

张兴国道,“这位乃是余杭府苏毅苏子恒!”。

“什么?此人便是苏毅苏子恒?”。当即便有人惊呼起来。

正所谓下谁人不识君。

这些人听过苏毅的名声实在是太正常了。

连周围许多游客,听到了苏毅苏子恒这五个字之后,也纷纷围拢而来。

“原来你就是苏毅苏子恒!”,被称为井丞兄的读书人冷冷的看了苏毅一眼。

苏毅微微皱眉,他第一次来省城,可没有得罪过这边的什么人。

此人对他有敌意。

不过苏毅转念一想,许多贵勋世家,对自己应该挺仇恨的。

因此此人对自己有敌意,倒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

“兄台如何称呼?”。苏毅看


状态提示:第130章莫名的敌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