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二十四监>第602章 建奴优势

“皇上此言深合用兵之道,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承宗就是喜欢看皇上这自信满满的样子,不骄不奢,周周正正的用兵,虽然没有什么奇效,但总是能将对方打败。对林丹如此,对着皇太极也是一样。

“孙老师,有人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奇正之道也。以奇治国,以正用兵,亡国也。朕如今却反其道而为之,朕之王师,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将一切牛鬼蛇神碾成齑粉。传旨给何可纲,结阵以守,速度组装好阻击弩,以防不测。视情况而定战策,敌军若敢冲阵,痛歼之。若有仅在外围游击sao扰,则不必惊慌,寻找战机歼之。”朱由校果断的说道。‘以正治国’强调随时、顺xing、合俗、利民、能因、无为,在此基础上,其“以奇用兵”强调因民之yu、不从己出、用兵以诚、用兵以时、以仁用兵、用兵以礼、用兵以道等。但这些的确与现在朱由校的国策、战策极大的不符合了。

朱由校的治国目前来说的确是一种‘畸形’,靠的是改天换命似的强行拉升,将万民为国家基石这一最主要的纳税体直接的用钱来给脱离开去,使其减负,这种方式只能是以奇字来称,与正字半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而对于用兵,首先在冬季乘船跨海而击,这不与奇字背道而驰了,如此时间点明显是利于建奴的,建奴完全可以利用海岸阻击明军登陆。若不成功,而后亦将明军陷与冰雪之中,这种种不利与这句话严重相违。

所以《文子》继承老子的话到了朱由校这里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了。

何可纲在没接到圣旨的时候,所做的亦是一样严正以待,庄海鸣请令率登陆队迎击亦是不准。

“何将军,我锦衣卫在辽东三战三胜,痛歼建奴,为大明争光,如今建奴来袭,正是打响征辽第一战之时。末将肯请可率所属迎之。”从第一闪在左屯战建奴开始,对于建奴,庄海鸣有着相当强的优越感。现在一见十五个牛录开了过来,哪里能不兴奋。这可是送上门的军功啊。庄海鸣现在特别喜欢第一次建奴那呆头呆脑。拧着眉瞪着眼,气势十足的冲了上来,结果被一弩箭就结果了。那种傻劲多么的可爱,多少的纯朴,但可惜的是主将却是熊了,要退而结守。

别人不敢说,他可是敢说,因为将俘虏杀的一个不留这事,皇上可是专门夸奖过他的。如果锦衣卫是亲军,他们最早去西山矿上打架的那一帮人,可是亲军中的亲军,是相当受皇上重视的。就连袁可立独领一军,看着没有什么大小相制等平衡政策,但要知道六千锦衣卫可就在袁可立的身边,锦衣卫效忠的就是皇上。庄海鸣为什么没有升大官?凭他们的功绩,早就应该升个镇抚使,甚至是指挥佥事了。所以这批人的jing英份子庄海看着是一个千户,但可不能以一个平凡的千户度之。

“庄千户,如今在雪地里,我军跑不过建奴,建奴此来,再不会象前三次一样,或冲或守了。本将肯定一旦我军相迎,其必然顺势而退。到时我军追或不追?若追又追不上,不追图伤我军士气,被人戏弄”,何可纲一边对庄海鸣说着,一边吩咐着,让人把那几只搬过来的阻击弩迅速组装。敌军明显知道自己的这只军队手中有着燧发枪、神弩利器在手,又有阻击弩在后。怎么可能来自投罗网?游击之战肯定是再所难免的。还得想个办法将这支军队装了起来才是正道。

“何将军,建奴带着重武器来的,你看如何处置?”刘爱塔拿着个望远镜,远远的看着建奴那边竟然有爬犁上带着类似投石机的东西。急忙对何可纲说。

何可纲一听立即拿起了望远镜一看,果然是有东西,十几架都放在了马拉爬犁之上,完全就是缩小版的回回炮,虽然小了点,但she的肯定更远,虽然不象三百斤巨石一样,可以砸塌城墙,但砸上个人还是正常的。面对从天而降的石头,竖盾能不能起作用可真就不好说了。还有虎蹲炮,那东西的she程可真是一般,也就是比鸟铳大一些而已,比起手里的燧发枪来差的远了,那威力可就不是竖盾就完全解决的,不过没有机会发挥也是枉然。回头一想,这东西对自己这里是没什么作用,不过要是在冰墙之后,在墙上掏个she击孔,如果不防的话,还真是个问题,这事回头得给皇上汇报一下。

“刘将军、庄千户,此次建奴带着投石机而来,很明显,是欺我军跑不快、she不远的特点而来。就算是打了我们,我们也够不着他们,跑不过他们。所以我们要等,”何可纲放下望远镜之后说。

“等什么?”刘爱塔和庄海鸣不由的问。

“等我们的阻击弩安好了,也就不怕他们了,并且能给他们一个惊喜。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要和他们打游击,拖时间。”看着不断的接近的建奴军队,何可纲笑了笑说。

“何将军,愿闻其详,”刘爱塔看着建奴问道。

“很简单,就是在松林与滩涂之间进倒而已,敌人的投石机来了,那就往后退而已,若他们走了,就再回来,因为船上有几百架阻击弩,他们没有胆量靠近,所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何可纲看着越来越近的建奴说。

庄海鸣也是有打算的,还是试图让何可纲同意他的出兵:“何将军,既然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为何不能进击?要知道投石机也是有需要准备时间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迎击的话,凭着优势的火枪和


状态提示:第602章 建奴优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