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晚唐>第1013章 霸气侧漏

此时,在李璟的秦藩和王处存控制的洛阳之间,还隔着四个藩镇。.

分别是朱温控制的宣武镇,诸葛爽控制的河阳镇,孟立方控制的昭义镇,以及王重荣控制的河中镇。而如果按入洛阳的进军路线,则有三条。自洛阳东面的曹宋地区经朱温的宣武汴郑二州,打通洛阳东大门,拿下武牢关入东京。第二条路线则是自北南攻昭义上党,拿下破壶关,经太行道天井关入河阳,再南渡黄河入洛阳。第三条路则要远得多,自太原南下破河中镇,然后南渡黄河,经陕虢绕到洛阳攻击洛阳的西面。大体上就是这三条路线,其它都差不多,要么从魏博入河阳,要么从徐宿绕到宣武忠武到达洛阳的南面汝州,南攻洛阳。不过从魏博出兵河阳,与攻宣武或者上党都没太大区别。而绕到洛阳南面去,则路途遥远不说,反而可能会让秦军如今在南边的两个已经有些对李璟很是忌惮的盟友杨行密和秦宗权胡乱猜测,误以为秦军要假途灭虢。

现在摆在李璟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不管王处存这棵墙头草的死活,就让他在洛阳吸引长安的一部份火力。秦军表面做出要南下洛阳的声势,但暗中却暂时弃洛阳于不顾,反道而行,不向东而向西。走当年李渊出晋入秦的那条路线,自太原南下破河中,然后不打潼关,而打潼关侧门蒲孤,渡河过桥进入关中,直捣长安。擒贼擒王。只要攻破长安,生擒杨复恭和皇帝李晔,那么长安朝廷必然崩溃,那个时候,各镇又有几个能和秦军死战到底?

不过这样做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来是如此对待主动来投,且是如此卖力把干爹都拿下,主动帮忙把洛阳城给夺下来降的王处存等人未免有些不适。今天这样对待了王处存,那明天其它本来也在观望之中的藩镇将帅们,又会怎么想。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敢来降?尤其是在如今秦藩声势如此之壮的时候。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敬翔虽然如今不再是参谋院主官,但这些年一直是他负责着秦军战略布划,因此对于整个形势很是清楚。李璟的担忧,他十分明白。捋着胡须。沉思了许久。敬翔道:“直取长安确实很诱人。但今曰之形势与当年唐高祖之时又有不同。当年高祖皇帝晋阳起兵,然后南下入关能够一举成功。这很大的原因是当时天子在扬州,而朝廷留守的主力也多集中于河南与瓦岗军大战。唐高祖先写信给瓦岗之主李密示弱称臣。使得当时中原最大的两股势力洛阳官军和瓦岗军都没有太重视李渊,才得以让他乘虚而入的。”

他顿了顿,“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杨氏兄弟所扶持的这个朝廷,主要的势力就是以关中势力为主,其次是河东和河南的势力,现在河东李克用被灭,河南朱温反,长安朝廷可以说只剩下了关中一带的势力了。相当于河南河中如今的混乱,关中诸镇还算保持着稳固的态势。若是我们攻河南,也许关中的诸镇还会犹豫是否出关来战,但如果我们直攻长安,那么这下关中诸镇不论如何,都必须集结迎战了。因此,某以为,饭还是一口一口的吃为好,现在王处存既然已经夺了洛阳,擒了杨复光,那我们正好一准南下先拿下洛阳再说。”

“舍李渊当年入关之策,而选黄巢和安禄山之策?”李璟若有所思的道。

李渊是在太原起家举兵,然后趁中原大乱,突入关中,建立李唐,并且稳定了关陇形势之后,最后才出兵与王世充决战中原,一统天下。而不久前结束的黄巢之乱,黄巢则是在中原转战了数年之后,最后一举攻入洛阳,然后沿黄河西进,攻破潼关,再下长安。

历史上更早的天宝之乱中,与李璟一样雄据着河北北方的安禄山则是先攻河北,再打河东,然后攻破武牢,拿下洛阳,再经营洛阳为大本营,以此攻克潼关,最终拿下长安。

历史上还有许多北方分裂混战之时,多数都是这样的套路,一方据河北,一方据关中,两边以河东和河南为角力战场。多数时候,是要先拿下洛阳的。居于河北起家的,不但有安禄山,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也一样是在河北起家,最后攻入关中称帝建国。

这样的争霸局势有过许多,如战国秦赵的那场长平之战,秦就是关中,赵国就是在河北,但长平之战却是发生在河东的上党,最终那一战东方强国赵国被坑杀了四十万人,从此一厥不振,而秦国也从此越来越强,终于一统六国。

南北朝的东西魏、北周北齐对峙,最大的角力场也是在河东。

北方四大板块,关中、河东、河南和河北,河南为中原中心腹地,地位重要,但乱世争霸中,位置却很尴尬,金边银角草肚皮,乱世天下角逐,总是起于四边,最后才逐鹿于中原。一般的情况下,起于中原的势力,动静都能闹的很大,可最后都往往争不过边边角角的那些,尤其是争不过河北和关中的势力。隋末的瓦岗,唐末的黄巢,都起于河南,声势都弄的大,但最后都渣都没剩下一点。

河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河东由于其独特的山河地理形势,使其内部分割成一个个盆地,且通向外部的几个交通孔道又多是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因此,河东向任何方向出关进取都有高屋建瓴之势。而外部入攻山西则属仰攻,易被阻扼,这就使得河东成为一个极有利内线作战的优势。

但因为他夹于东西两边之间,使得河东的地位变的一直那么尴尬,河东很容易


状态提示:第1013章 霸气侧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