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晚唐>第337章 开矿铸钱

田令孜将辽海盐铁转运使和铸钱使这样的肥缺交给李璟,却开出了一年上交三百万贯钱的条件,这是料定李璟不可能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盐海为盐,投入的人工大,收获却并不多。就算一斗加价百文,一年内也得卖出一百五十万石的盐。一百五十万石!就是两淮的那些盐厂全加起来,也许才能煮出这么多盐来,而李璟的登州这么小块地盘,如何弄的出这么多盐?

要是李璟敢在这高价盐上再加价,那到时弄的民怨沸腾,刚好就可以直接参李璟一本,直接治他的罪。要是卖不出三百万贯,到时交上不钱,同样可以问他的罪,最起码,天子到时就肯定不会再如眼前一样的宠着李璟了。

田令孜的算盘打的很好,却料不到李璟的盐不是煮的而是直接晒的,一万多亩盐田的一年产出,就算是官盐的半价出售,也能凑够这笔巨额的款项。

而且李璟手中现在还掌控了茶专卖的权利,以及管理矿产和铸钱的权利。

李璟请来了上百个各类矿产的采矿老工匠,组成了十几个堪探队,调拔了一批兵马和诸多吏员,分别往登州和辽东的青泥城和卑沙城的境内堪探矿产。

经过半个月的堪探,在登州境内就发现了数十种矿种,其中最多的是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铅等8种矿产。另外还有石油、、金刚石、石墨、滑石、煤、铁矿、铝土矿、钾盐、石灰岩、碱用灰岩、矿盐、锂盐等各种矿种都有不少。

辽东半岛上的矿产也有不少,煤、铁、铜、锡、石油五种主要矿产。

大唐禁止民间私采的矿产主要就是铜铁锡铅这四种铸钱的矿产,其余如金银盐煤等都是可以私人开采的。不过唐代的采矿技术不高,登州这边的很多矿产都还没有开采,有的也只是开采了一点点。

李璟将工匠们交上来的报告仔细的观看,登州境内最多的矿产是铅,和石灰岩和金钢石,而辽东那边最多的则是煤、铁、铜、锡、石油。

不过李璟记忆中,山东半岛上最珍贵的矿产还是黄金。半岛上的黄金储量好像是中国最高,招远金矿更称为中国金都。不过仔细的看了看地图,李璟有些失望的发现,山东半岛最大的金矿招远金矿和三山岛金矿,居然不在登州的境内,而是在莱州的境内。招远金矿更是紧挨着登州与莱州边境上。

招远金矿号称中国最大金矿,拥有几百吨的储量,那还是在千年后,此时还根本没有经过后来大量的开采。

一吨两千斤,一斤十六两,而一两黄金就值八贯钱。一斤黄金值1(贯钱,一吨就高达二十五万六千贯钱。那几百吨,也就意味着几千万贯的储量。

李璟特意问过匠人,知道招远金矿从隋代开始已经有人开采,不过就算到此时,也还只是零星开采,而且几乎都是私人采矿,官府只是收税而已。

一块巨大的肥肉就在嘴边,可却吃不到,李璟很是有些郁闷。但如果不能将招远控制在手,李璟却并不愿意现在就去开采。在别人的地盘上挖金山,这是个很傻的举动。

金矿暂时不能开采,那便只能先开采自己地盘上的矿产了。

将各地的矿产堪探报告仔细的研究了之后,李璟召集了镇东军的文武议事。

李璟指了指地图上已经标好的几个地方,说道:“这几个地方分别是铅、锡、铜矿,我准备派人大量开采。然后铸钱!”

李璟现在兼任着铸钱使,可以公开铸钱,而且由于田令孜要坑他,所以直接把这几个官职承包给李璟了,每年除了交三百万贯的钱外,李璟不论是卖盐还是采矿或者是铸钱以及收茶税等,不论亏损还是赚钱,收入全是他的。有这样的机会,李璟怎么可能错过,现在李璟就打算要大规模的采矿和铸钱。

张宏有些犹豫的道:“铸钱亏本,不如铸成铜器出售?”

唐朝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钱荒,伴随着钱荒的则是私铸钱帛泛滥。

钱荒是因为唐朝的铸钱量很少,天下九十九铸钱炉,每炉年铸钱三千余贯,一年天下铸钱三十余万贯。大唐这样一个大帝国,官方一年才铸钱三十多万贯,所铸的钱根本不够流通。官方铸钱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早期铜矿等矿产都可以私采,因此大部份的铜矿都把握在私人的手中,铜价居高不下。而铸钱每炉需要工匠百余人,人工成本极高。第三个则是因为铜器极贵,许多人私下将铜钱熔掉,铸成铜器,如此获利两三倍之多。一边铸钱少,一边却大量的被镕掉铸铜器,钱自然越用越少。

而钱荒,又导致了私铸泛滥。

私钱和官方的钱不一样,基本上都是重量不足或者成色不足,以此谋利。私铸的盛行,导致劣币驱除良币,并使得币值不断下降,而物价不断上涨,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被破坏。

对付私铸,朝廷向来只有三招,一是收与禁,即朝廷用绢与米收恶钱毁掉,二是立下严格的律法禁止私铸,一经发现,都是从重判罚。第二招,就是发行大钱,所谓大钱就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二十,甚至直接发行铁钱,来打击私铸,不过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做法,最后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不断飞涨,钱币的信用降到最低。这种方法几度使用,但最后都是失败。剩下的最后一招,就是铜禁。将铜矿的开采权收为官有,私人禁止开采,另一方面,也禁止铸造大件铜器,禁人无得以铜为器皿禁铸铜为浮屠、佛像、钟磐者蓄


状态提示:第337章 开矿铸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