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以一场明军完胜而告终。
经过明军一番火炮、手榴弹的洗礼,清军完全没了抵抗之力,纷纷四散逃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帅战死,帅旗散落他们还能怎么办?
不跑路,等死吗?
那些没跑掉的清兵自然都成了明军的刀下鬼,首级被割下换作战功。
大明天子朱由榔亲自出城迎接得胜将士。
白文选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在距离天子十数步时翻身下马行了臣礼。
朱由榔连忙上前将白文选扶起,和声道:“白将军辛苦了。”
“杀虏报国乃臣之本分矣。”
适值春寒料峭,朱由榔亲自取下大氅披在白文选身上道:“这一仗打的解气,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朕心甚慰。”
白文选自然没有料到天子会如此礼遇于他,感动的抱拳道:“陛下如此厚待于臣,臣愧不敢当。”
朱由榔笑道:“白将军如此神勇,真是过谦了。”
他环视左右,冲李定国、沐天波道:“晋王、黔国公觉得这仗打的如何呢?”
李定国连忙道:“此战大捷,都是陛下之功。陛下神勇无敌,将士们受到鼓舞这才会杀敌无数。”
这记马屁拍的十分到位。要说道理嘛也确实有些道理。
身为天子,朱由榔站在城头擂鼓助威鼓舞士气甚至射箭毙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明军将士,但把功劳都归结到朱由榔身上就有些太扯了。
就连李定国这样的忠贞之臣都免不了拍君上的马屁,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陛下英武胜过唐宗汉武。”
沐天波这边就吹嘘的更夸张了,连朱由榔武功胜过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也就是朱由榔知道他们是忠贞之臣,要不然还真不会一笑置之。
“朕本就坚信大明一定会在此战大获全胜,不过这都是三军用命的功劳。”
作为天子,朱由榔没有理由跟臣下争功。换句话说,臣子的功劳越大不就越说明他领导有方吗?
老实说此战之前朱由榔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史书上一直把清军尤其是八旗精锐描绘成不可战胜的存在。
但经过此战,朱由榔确信清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一样会恐惧会溃败。
诚然保卫昆明只是明清之争的开始但信心的建立是尤为重要的。
有了信心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了转机。
“陛下,这些虏贼尸首如何处理?”
稍顿了顿,李定国沉声发问。
“割首记功之后筑成京观。朕要让东虏看看,犯我大明天威的下场!”
这话朱由榔脱口而出,说的斩钉截铁。
李定国抱拳道:“臣领旨。”
他是由衷的感到欣喜。
有这么一位雄主在,大明是真的能够看到中兴的希望了。
回到宫中后,朱由榔渐渐冷静了下来。
这战固然大获全胜,但明清之间的实力对比仍然悬殊。
明军如今只控制着云南、四川两省。
其余之地近乎都在清军手中。
光是粮食、兵源两点大明就被压的死死的。
此战他带来的火炮弹药、手榴弹消耗近半,诚然可以通过仿制来填补空缺。
但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而且这些枪炮用来守一城攻一城尚且够用,但用来伐清却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看来只能通过攀科技树,徐徐图之了。
要想翻盘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看得出来此战摧毁了清军不少信心。普鲁士枪炮超出这个时代的威力让清军打心底对明军产生了忌惮感。
估计一时半会清军不敢再来犯,这给了朱由榔时间。
而且清军并不知道朱由榔的枪炮数量有限,只要有着这个威慑在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更让朱由榔感到欣喜的是,此战炸死了清军征南将军赵布泰。
这绝对算是个意外的惊喜了。
朱由榔命人将赵布泰的首级斩下挂在城楼示众。
自李定国两撅名王以来,赵布泰算是明军斩杀的最高级别将领,必须要好生宣传一下。
一安定下来朱由榔又想起远在夷陵的文安之来。
重庆之战失败后,文安之应该已经退回夷陵了吧?
就南明永历朝廷来说,武将大体是不缺的。
李定国、白文选、冯双礼都是一等一的虎将。
但优秀的文臣却是稀缺资源。
天下板荡,像文安之这种天启年间的进士已是屈指可数。
最关键的是文安之既有能力又对朝廷忠贞不二,朱由榔有意把文安之调入内阁之中。
至于派驻川东代表朝廷的人选大可以换一个,朱由榔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休养生息屯田种粮。
云南总得来说还是太穷了,粮食产出有限,如今只是勉强够供养大军。
要想北伐还得靠建昌乃至整个蜀中的存粮。
再过几个月便是春耕时节,朱由榔决定亲自前往民间给百姓们信心。
再就是练兵了。
虽然李定国忠贞不二,但朱由榔还是觉得应该有一支除锦衣卫外属于自己的军队。
这不是不信任李定国,而是必要时刻朱由榔可以处于主动的位置。
兵源嘛他决定从协助守城的青壮中挑,一来这些人是本地人,对保家卫国守土有本能的责任感。
二来这些人已经见过血,在战场上不会怯场。
手机阅读:http://m.00ks.cc/19805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cc/19805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七章 昆明大捷)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袖乾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