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捡到一只始皇帝>第415章 赵门弄墨

赵括用了很长一段的时间,这才振作了起来,平日里他一直都在教导孩子们,不要活在悲伤之中,生老病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当离别到来的时候,赵括并没有能做到自己所说的。挚爱离开了,人生却还在继续,赵括知道自己的使命并没有结束,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不能继续待在阴影之下。

做的永远都要比说的要困难。

行走在赵国的道路上,赵括看着远处那些勤劳劳作的百姓们,不由得驻足观看,他看到年轻人拉着耕牛,正在土地上耕耘,他们的妻子,则是在不远处的果树下准备吃的喝的,很多时候,农夫们都会在耕地上用餐,甚至有人在耕地外搭建简陋的房屋,会在这里住宿。

如今的景象,与过去有些不同。

与赵人所想的不同的是,秦人并没有强行要求他们说秦语,没有逼着他们穿上秦人的衣裳,也没有将他们当作奴隶...这都是当初的赵人所认为的未来,秦人统治这里之后,没有改变他们的风俗,也没有改变他们平日里的生活习性。秦国大臣本来是想要强行推广秦国的文化,禁止赵国百姓游荡,严禁外出,参与大型操练,想将这里也变成军队。

可是吕不韦并没有同意。吕不韦是想要改变秦国,将秦国从军队改成国家的,迟早都要变,也就不必折腾赵国了,其次,他也是害怕强行的推广会让新占领地区出现严重的抵抗情绪,哪怕百姓们不敢明面上反对,可是只要他们选择消极对待,秦国的很多政策的施行就要面临巨大困难。

赵人还是有些不太习惯,看着那些说着蹩脚赵语的官吏们站在耕地边上,指手画脚的带领他们耕作,赵国的官吏,几乎不怎么会出现基层,他们也不会理会百姓的耕作,因为这一切都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可是秦国不同,赵地内部会进行大比,地方物资产量高的可以得到奖赏和升迁,而低的就要接受惩罚或则滚蛋。

百姓们的耕作,纺织,乃至是他们的生活状况,都与官吏们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直接挂钩,这就造成了秦国官吏与其他国家官吏最大的不同,秦国官吏做起事来非常的认真,不敢弄虚作假,也不敢浑水摸鱼,尤其是当秦国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构之后,更是如此。郡里刺史,县里督邮,乡野有秩。

他们会时刻监各级官吏的行为。

加上农耕本身对百姓们也有好处,在秦国的竞争模式下,不仅是官吏,就是百姓也能受益...不得不说,商鞅简直就是个天才,赵括所看到的越多,对商鞅的那种敬佩之情也就越大,不愧是秦国上下官吏都要钻读他著作的男人。他的确是改变了世界,而如今他的制度,也是改变了赵国。

赵国承受了太多的灾害,常年的战争几乎摧毁了他原先的内政,货币体系也是濒临瓦解,故而秦国统一这里的货币,还是比较轻易的,赵国拥有充足的人力,秦国则是可以提供种子农具,相得益彰,在灭国的第二年的春天,赵国各地都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耕耘,他们已经很多年都不曾如此安心的耕作了。

赵括也是在这个时候,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马服,返回咸阳,他还有很多要处置的事情,马服是他永远的家乡,可是现在还不是告老还乡的时候。道路坎坷不平,嬴政数次告诉赵括,自己一定要在全国修建道路,将全天下都连接起来。在历史上,始皇帝也是在各地修建驰道。

这个所谓的驰道,并不是后世常见的道路,这是一种马车轨道...要先夯土,然后铺上木轨,最后在道路两旁种上树木,这项工程之大,就是与长城和秦王陵的修建工程比起来,都是毫不逊色。交通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这马车轨道,在赵括看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只是寻常的道路,可以让马车平坦的通过,这大概就足够了。

刚刚返回咸阳,嬴政就迫不及待的将李斯叫来,想要让赵括来跟他谈谈修订新文字的事情,李斯最近变得非常忙碌,嬴政将吕不韦手中的一部分权力直接移交给了他,还要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他自然也不敢怠慢。吕不韦倒也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生气,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李斯是个合格的继承者。

嬴政在王宫内,身边坐着赵括与李斯。

李斯将自己原先所书写的两份马说交给了赵括来观看,赵括看着李斯修改的字体,李斯对秦国的大篆进行了修改,从而形成了小篆,而小篆已经带着隶书的模样,至于隶书,跟后世的文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使是后来人忽然来到这个世界,看着小篆,还是能辨别出不少的文字,而对着隶书,那基本上都能认出来。

汉朝所出现的隶书与繁体文字没有太大区别。

赵括正在认真的观看着小篆,而上位的嬴政则是忍不住的夸了起来,他说道:“寡人也是见过不少的贤才,可是李斯不同,原先韩非子举荐他,说他有实干之才,寡人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可是李斯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写出了这样的文字,这并非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事情。”

听着秦王的夸赞,李斯低着头,表现出非常谦逊的模样,心底里,他还是有些得意的。

李斯是荀子最杰出的弟子,起码,李斯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他很早就看出秦国的实力,也认定天下都会落在秦国的手里,故而早早前来投效,这些年来,不能说他没有得到重用,起码吕不韦就很看重他,将他作为自己的左右手。可是李斯想


状态提示:第415章 赵门弄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