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三国之谋伐>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

章武元年七月,马腾投降朝廷,兵马移至左冯翊高陵。

此时韩遂还不知道关羽亲至,以为马腾兵败之后不敢停留,打算彻底把扶风郡让出来,欣然派出兵马要占据扶风郡全郡。

这个举动显然是在挑衅朝廷的权威,很快朝廷使者就过来警告韩遂,劝说他最好投降朝廷,不要自误。

韩遂也不敢过分得罪洛阳,天下人谁都知道刘备收复了河北,实力一跃为天下之最。

虽说韩遂在西北为王,可硬实力和洛阳没得比,因此即便是他清楚地知道长安城内只有段煨两万人马,也不敢继续深入,害怕引起朝廷大军反弹。

然而韩遂的谋士成公英却劝说他道:“现在刘备领大军北上去幽州了,马腾也已经败走,朝廷没有能力立即进攻关中,只能派段煨先占据京兆尹,以防止关东通往关中的道路被截断。将军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趁此机会把关中掌握在自己手中。”

韩遂很迟疑,对成公英说:“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马上就要六十岁,现在连三辅之地都未得到,还有什么能力再夺取天下呢?”

成公英说:“太公望七十余岁被文王请为太师,九十余岁才帮助武王伐纣得了天下。高祖四十八岁才斩白蛇起兵,五十四岁称帝,占据关中,一举击败项羽而有了大汉。有志者从来都不在年高,而在于是否能够抓住机遇。”

韩遂被成公英说动,于是秘密集结部队,同时再派出大量的细作前往京兆尹,调查段煨的军事部署,准备将京兆尹的朝廷势力一举拔除,然后占据由朝廷最近两年新修的潼关,坐关中而望天下。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公英说的是对的。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现在不管是朝廷还是马腾,实力都衰弱得厉害。马腾的军队被他打散,跑去了左冯翊苟延残喘。

朝廷更不用多说,浩浩荡荡十多万人马北上去了幽州进攻乌桓,并且南方还在攻打刘表,对于关中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不过从实际角度出发,即便是韩遂成功了,顺利占据了关中地区,最后还是免不了得和朝廷拼一拼硬实力。

拼过了他才能坐稳关中王的位置,拼不过要么战死,要么逃回西凉,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的关中和秦国时期以及刘邦时期有了很大变化。

秦国时期,大本营在关中,当时关中人口多,也最为繁华,山东六国从未打到过秦国本土,所以关中一带并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地区相对比较稳定。

后来秦王扫六合,气吞天下,又迁了无数富户和六国贵族去咸阳,再一次充实了关中人口和经济,使得当时的关中跃居天下之首。

到刘邦的时候秦亡还没几年,关中人口和经济也都还在。约法三章为刘邦赢得人心,最终出函谷与项羽争天下。

而现在呢?

现在的关中人口与刘邦时期比,可谓是十不存一。

黄巾之乱、天灾不断、董卓之乱,再加上西凉叛乱,时不时寇略三辅,使得关中地区人口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得到关中,想要休养生息,至少得花个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曾经盛况。

因此后世常有人说,穿越过去若得关中,必能得天下,其实有些扯淡了。

在古代战争当中,除了像秦国那样占据有利地形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人口和经济实力。

打仗打的是人和钱,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可依旧坐拥北方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有雄厚的基础。

关中现在没人没钱没粮食,空有偌大的关中平原,放眼望去却是一片残垣断壁,家破人亡,千里荒芜的景象。

正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此时的关中,用这句诗词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这样一个地方,已经很难再支撑起一名诸侯的崛起。

即便是韩遂成功了,他唯一胜利的可能就是占据潼关,先安心发展,要么南下夺汉中,要么想办法吸引人口流民来充实关中。

最终等到朝廷解决了幽州荆州河南等地后,抽出身来寇略关中,与韩遂在潼关决一死战。

就好像历史上韩遂马超和曹操在潼关发生的大战是一个道理。

但可惜的是时不待我。

关中要想重新回到当年盛况需要多年安心休养,可朝廷不会傻等着他们,只要幽州等地平定之后,很快就有可能杀过来。

所以成公英的建议,其实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抉择,在所有的选择里,唯一一条比较好的而已。

至少夺取关中还有点希望,不夺取关中的话,那连半点希望都没有了。

很快,过了不到半月,派出去的斥候就回来禀报,说是段煨的军队主要集中在长安城附近的几座城池当中,人数看上去并不多。

韩遂自然不知道这是沮授的示敌以弱的计策,得到情报之后,便立即开始整顿军马,准备出兵进攻长安。

八月初,正是秋高时节,右扶风槐里方向,浩浩荡荡数万大军,顺着道路往东方前进。

兵马自细柳乡,也就是后世咸阳市一带过渭水,抵达镐县以北。

此处就是后世西安市城西昆明池北面,从槐里出发,过渭河、沣水、潏水,大军只需要两日功夫,就能到长安城下。

韩遂知道镐县也有守军,但懒得搭理,因为长安城才是主要目标,如果先打镐县,反而会惊动长安城里的敌人,到时候让城中敌人警惕就难以攻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