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议和团来了,为了示弱北国的大皇子也在随行之列。
这说着好听是随行,事实上就是在魏国当人质的,要是北国趁着和魏国和谈的时候,借机反攻魏国,那么就不要怪魏国对不起了,肯定第一时间将北国的大皇子给咔嚓掉。
谁让现在占上风的是魏国了!你就是有再多的怨言也只能受着。
朝廷上的事,现在还不关司空玲的事,实际上是她想关也关不了,宣德帝是一个对皇权看得很重的皇帝,不要说自己日后的儿子,就是宗室的王爷手中也没多少的权力被宣德帝给消弱了。如此一来,要是司空玲插手朝政,这不是自己找死的节奏吗?
因此司空玲只能听到一些风声,其他的事情都不得而知。
想着原著中魏国也没有被其他国家搞得亡了国,因此司空玲很淡定的窝在屋子里当宅女。
不料,她不惹别人,别人却要来惹她。
原著中北国的求婚事件还是闪亮的登场了!
这事宣德帝并没有当场的拒绝,只说会考虑一下。其实一个女人什么的,魏国和北国都不怎么在意,关键是其他条件双方谈不拢。
北国议和团这次来主要有三个目的。
就是议和。
北国以牧畜为生,多年以来都是用马牛羊为商品和周边小国换取粮食盐铁等等的日常生活用品。要是有个什么天灾人祸的,牛羊冻死。那人们基本上都活不下去了。
所以北国就时不时就南下来打劫,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快活不下去了啊!但是打劫的这种事情,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小的国家还好,如魏国齐国这样不逊于北国的国家,双方的胜算也就是五五开,真打起来。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次因为旱灾蝗灾的原因,北国又南下打劫,可是这次颇为有些不顺。如今这战争打了快一年了,也是时候该结束了,让双方都得以休养生息。在这点上双方都达成了一致协议,北国赔偿魏国多少银子和东西,保证多少年不入侵魏国的边境。
就是互市。
也就是官方允许边境开放某些城市允许和北国搞贸易往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双方就互市的东西有了争议。
粮食、盐、铁、茶、酒、药等等东西都是不能和北国买卖的。一旦发现那可是卖国罪,会被凌迟处死的。可是这些东西都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北国大量急需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魏国不买卖。那么对于北国来说这互市开和不开也差不多。
魏国这边,宣德帝自然也有自己的顾虑,要是这互市开起来了,让北国强壮起来了那该怎么办?可是北国的骏马还有其他的一些特产,也有魏国需要的东西,因此他心里对这事也有自己的一个底线。某些东西是不能让出去的。
因此这事还在僵持着,没半把个月肯定商量不下来。
便是求娶魏国的公主了。
北国的大皇子在今天在朝堂之上正向宣德帝提亲,请求出嫁公主,此事传开后,在京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别的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宗室皇亲却是密切关注此事,深怕一不小心就让女儿得蒙“圣恩”。恩封为公主,出降到外邦去。因为魏国和亲夷族的公主要么是挑皇室宗女,要么是选高门贵女,从魏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皇帝亲女远嫁外邦的例子。
如此一来,和亲这事一旦真成了,那便是从此一去千里再无相见之日,哪个父母舍得将宠了十几年的亲闺女送去给那些吃生肉饮鲜血的野人?哪怕是野人的头子一样不行!
因此,有门道的人家赶紧进宫打听,没门道的就千方百计想着要发何按下女儿的名字不让上头的人知道,好避过这一难。
后宫受的冲击并不大,魏国并无皇帝亲女出降塞外的例子,因此几位有公主的妃嫔都稳坐钓鱼台。
但是司空玲这个时候却是极度的不爽!
什么叫‘并无……的例子’,也就是说前人没有这么干过。但是前人没有不代表后人就没有呀!原著中的原主可不就开了这么一个先例嘛。
命运这玩意有时候让人非常的郁闷,无论你怎么样的躲避他,他还是会出现在你的面前,逃是逃不掉的,躲也是躲不掉的。
“可有什么消息了!”见惠嬷嬷进来了,司空玲急切的问道。
虽然理智上司空玲知道凭着现在自己的受宠程度,宣德帝肯定不会拿自己当筹码,让自己去和亲。但是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惠嬷嬷摇摇头“后宫中流产的消息并不多,都是以前的那几条。”说着惠嬷嬷看了一眼脸色万般难看的司空玲,顿了顿还是开口道:“公主,老俾不知道您在担心什么,可是如今魏国力强盛,哪能像那些小国家一眼送公主财帛的屈辱求和。此事,朝堂上正在议呢!”
是同意还是拒绝,并不是看宣德帝同不同意,而是要立在大局之上来考虑。
如果国家正值内乱不休、国力羸弱,国家无力一战时,若是抛出一个公主就能换来和平,大臣们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
相反,现在魏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而且还是北国被他们打得弃甲投降,所以出降公主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和亲,魏国能取得多大的利益。如果觉得不划算,那肯定是拒绝;如果于国于民尚算有利,那还可以考虑一下。
毕竟,这一次,是他们站在强大的一方,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