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走过来拉起陈鲁的手,说:“陈先生真是我辈中人,豪杰。圣上曾经提到过先生,对你的学识非常赞赏,也讲过你殿试的事。”称呼也变了,一口一个先生。
陈鲁向东作了一揖,说:“谢皇上。刘大帅,怎么样?我子诚算一个名人吧?没吹牛?”
“没吹牛。”刘荣痛快地答道,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陈鲁敛容正色道:“大帅,这几天我们就和这些贼兵遭遇过,打了几架,他们自称是瓦剌兵。永宁王爷很生气,已经移文忠顺王马哈木,有问责的意思。我子诚以为,本雅失里很有可能依附马哈木。大帅应当不辞劳苦,亲自去马哈木处要人,马哈木这家伙,不是大帅虎威,换了别人,他真不一定买账。大帅,抓住本雅失里,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刘荣大喜,说:“最圣明不过皇上,他老人家的识人之明,我们是万不及一,陈先生的见识果然不同凡响,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由本帅变成了在下。
陈鲁知道他要说什么,说:“大帅你没劲了啊,我一口一个我老人家,你却来个在下。大帅尽管吩咐就是,不用客气。”
刘荣说:“临行前,圣上叮嘱在下,使团也带着给马哈木的圣旨呢,肯定还没送到。既然这样,先生和在下同行如何?”
“好啊,好啊,我子诚正想亲眼看一下大帅的威武之师,我也狐假虎威去威风一把。大帅不知道,我们这几个兵,想威风也威风不起来。本来人就不多,这次又阵亡了八十人。”
刘荣说:“这个好办,我们到忠顺王府后,我拨给你们四总旗人马,回京后再归建就是。”
陈鲁大喜,说:“一言为定,不过咱们有言在先,要精锐,不要拿一些怂兵糊弄我。”
刘荣笑着说:“没问题。”
“成交。”
两人说的热闹,没李达这位正使什么事了。他听到陈鲁拐着弯的赚来两百人马,心里高兴,又说定了一起去忠顺王府,他着急了,赶忙说:“大帅,本使有话说。”
刘荣说:“中使大人请讲。”
“请大帅更衣。”
刘荣知道是有秘密事情商量,随着李达走到后面,一刻钟左右两人回来了。刘荣诧异地打量着陈鲁。
陈鲁说:“大帅,过了不到一刻钟又不认识我老人家了?”
刘荣正色道:“真真是才认识,没想到你一介书生这么了得。了不起,听中使大人安排吧。”
李达说:“子诚大人旦夕不可离开使团,而且他是第二副使,让他去似乎也不大尊重忠顺王。由思颜大人带着龙刚随大帅去传旨,然后带着大帅的两百人马西进,在衣烈宣慰司汇合。谁先到达,谁就在那里等着。”
大家都同意,陈鲁做了一个很遗憾的表情,但是他的目的达到了,他想要一些人马是真的。
刘荣问:“哪位是闻达?”
大家互看一眼。李达简单地介绍一下闻达的情况,告诉刘荣,他已经上了折子,应该已经到了京师,不知道监国太子转给皇上没有。刘荣摇摇头,问现在谁在指挥使团人马,李达说了。刘荣说见一下哈三。
李达命人把哈三找来,见过礼,刘荣说:“这么年轻,前途无量。原来在哪?什么职衔?”
“在陕西行都司宋大帅处,作行军百户。”
刘荣感叹道:“这是人才,老宋不会用人,回京师以后跟着本帅吧。但是,本帅要多说一句,作为武将,也要手不释卷才能成大器。否则会量浅忌刻,走不远。”
这是刘大帅的肺腑之言,也是看到哈三的面相,对他作了一个评价后给出的忠告。
没等哈三回答,李达抢着说:“多谢大帅抬举,本使记住了,到时候真的去找大帅。他接了闻达的千户之职,后来本使看不能统一指挥,就让他权作指挥使,龙刚作佥事。”
刘荣点点头说:“中使大人爱才,但是百户离指挥使越了好几级,这样哈三实授卫指挥同知,龙刚作副千户,在使团署理佥事。你就尽管上折子吧,本帅也要保举,”
李达又把尹吉、巴辛的事说了一遍。刘荣沉吟一下,说:“宣慰司的事,咱们不好乱说话,这次说不得管一管。今天王爷设宴,本帅提出来,尹吉升为都督同知,巴辛升为都督佥事,那个副千户就接巴辛的职位,作卫同知吧。”
秃鲁等人进来谢过。当晚犒赏三军,住了一晚,第二天,李先随着大军去了忠顺王马哈木处。
又过了两天,李达向永宁王爷辞行。行期紧迫,王爷不好强留,补足使团的建制,又派出二十个会说汉话的夫役,粮草、辎重不计其数。尤其是又给每人准备了一套棉衣,李达不解。陈鲁明白,越往西北越冷,冷热交替。
这天晚上,王爷大宴文武,把使团所有官兵都请到王府,一直喝到三更天才散。
哈三一滴酒没敢喝,宴席过后带兵保护天使回大营。出了东门,前哨来报,前面有一队贼兵,这时想退回城去已经来不及了。哈三骑马向前察看,天太黑,看不清有多少人马。没有骑兵,全都步行,悄悄行军,鸦雀无声,一声咳嗽不闻。
他们对使团的队伍视而不见,哈三看他们只是路过,放下心来,走过去向李达和陈鲁请示。
陈鲁说:“我们也看到了,看上去不像是鞑靼兵,更像是马哈木的队伍。不用担心,他们只是路过,真要动起手来,离东门不到三里,城里的兵片刻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