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从容年月>第597章 方年:我只管一往无前,哪管它洪水滔天(盟主‘孑朱’+1更)

求月票~今天有3更

……………………

奥迪穿过晨风抵达杨浦五角场。

越过总会繁忙的五角大转盘,从政民路转到武东路。

走过繁忙,来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小路。

正好是早餐点。

找了个马路牙子边边停下车,方年买了几屉小笼包,两杯豆浆。

不多时,吴伏城快步从上财走出来。

同往常一样,两人走在上财的校园里,呼呼哈哈的吃着热乎的小笼包,目光四处梭巡。

“刚送完陆总?”

“嗯。”

“咦~这是往哪看呢,别不是打算跟那边的学妹们一起晨跑吧?”

“也不是不可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你就这么不掩饰的吗?现在我可是跟陆总说得上话了!”

“谢了,在感情方面我可真是坦荡得相当于透明,我夫人知道我是什么人。”

“略有耳闻,越熟悉越钦佩你!”

“打住,咱不兴这套恭维话。”

“……”

吃完小笼包,方年跟吴伏城也在大球场边上找了个地方靠着。

不等吴伏城发问,方年主动说了来意:“吴老哥,我给你找了点事情。”

“方总吩咐。”吴伏城连忙道。

方年目光虚虚的望向远处,平静道:“这段时间基本没事,我寻思你再把社团的事务拿起来;

资源整合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

前沿社团是个大项目,也是块不错的试验田,正好你也是申城前沿校园俱乐部负责人,也算是本行事务。”

闻言,吴伏城想了想,道:“其实九月份我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实验,但我不知道前沿具体想要的是什么。”

“现在还不知道?”方年反问。

吴伏城有自知之明,冷静道:“知道一些,但我想应该距离方总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说说看?”方年莞尔一笑。

吴伏城稍作整理:“之前方总对前沿社团的定位是‘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方总希望前沿社团能根据各个学校最鲜明的特色发展优秀学生成为成员;

随着社团覆盖的学校数量增多到现在的365个,几乎不存在独特的鲜明特色;

不过根本上不影响‘因地制宜’;

前沿社团的目的是为前沿实习部提前在本科阶段培养人才,而且是综合类,所以我想应该让社团更加倾向于人才后备队伍发展;

让各个社团的会长找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加以引导……”

听吴伏城说完,方年摇了摇头:“放在申城一地,基本正确。”

吴伏城一惊,继而恍然大悟:“抱歉,我的思路还是没打开。”

方年晃晃手:“这个慢慢来没关系的,不是谁生来就会,能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方年没再打哑谜,而是开诚布公:“你说的有一点是对的,前沿社团要做的是培养人才。”

“无论前沿社团是否走精英路线,每个学校的成员一届都不可能会低过100人,全国365个社团每年就是36500人,以前沿的薪酬待遇,吸引15的人加入能做到吧,这一年就多少人了?”

吴伏城:“嗯……”

还没等他心算出来,方年便说出了准确数字:“5475人。”

“加上必要的社招,用不了五年就会到一个极限,毕竟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是无限招人的。”

吴伏城逐渐跟上了方年的思路:“也就是说,最低限度的人才供应也会很快超过前沿的承受能力。”

“对。”方年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你听过当康公益基金吗?”

闻言,吴伏城脑子里闪过一些念头,但抓不住。

见状,方年笑了笑:“当康公益基金正在试点建立一家家公益教育集团,覆盖至大学以下;

而前沿社团覆盖了本科阶段,前沿院覆盖研究生阶段,你现在再想想,是不是会更明白‘培养人才’四个字。”

吴伏城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张宏伟的教育覆盖版图,吓到了他。

方年继续说了下去:“这也是前沿大生态里的重要一环,在‘学’这一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假以时日,反哺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这两家公司的发展。”

听方年说到这里,吴伏城斟字酌句道:“所以前沿社团要做的是人才初筛,大概分三个大方向:

基础学科研究型人才、优秀专业工作人才、具备创业梦想以及天赋的人才;

尽可能的能在申城的高校中通过试验形成普适社团运营标准,对吧?”

闻言,方年满意的点头:“对,总结来说还是那四个字:资源整合。”

“人才两个字要好好理解,不要惟成绩论,注意建立成员劝退机制。”

吴伏城面露了然。

方年再多提醒了句:“前沿校园俱乐部并在前沿创业下,他们也在进行基础调整,你可以选择找几个人带带,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方式先试试。”

“好……”

于是,从这天起吴伏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

方年的理想远不是让前沿完成移动互联网‘基建’工程。

严格来说,这个理想只是前沿创新这一家公司的。

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以及前沿天使都有各自的理想。

才能组成一个大生态。

这些方年前两天就说过,吴伏城他们算是有了粗浅了解。

实际上这个大生态怎么成形,他们还没去深入思考过。


状态提示:第597章 方年:我只管一往无前,哪管它洪水滔天(盟主‘孑朱’+1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