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皇宫,养心殿中。
永安帝,太后,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已然悉数汇聚于此,卫允亦在其中。
太后往昔挂在脸上的从容和淡定,已然悉数消失,那张和蔼慈祥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庄严和肃穆。
永安帝亦是一脸的凝重,眉头紧缩,那宛若星空一般无垠深邃的眼眸之中,流转着浓浓的担忧。
看着养心殿中的众臣,永安帝沉声说道:“今日收到八百里加急军报,蜀地告急,吐蕃八万大军入侵蜀地,数日之内连下蜀边数城,破乡镇无数,杀我百姓,四处劫掠,蜀地边境已是一片哀鸿遍野。
如今蜀地大军汇聚在成都府内,占据地利之势,与吐蕃大军相抗,只是,蜀地各路府兵加上仅存的一万边军,亦不足五万之数,局势已然岌岌可危,不知诸公有何良策教朕?”
吐蕃?不可能!这不是开玩笑嘛!
这是除了卫允之外所有大臣们的第一想法。
可随即他们便想到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永安帝,是当今天子,君无戏言,永安帝怎么会和他们开玩笑。
“陛下!当真是吐蕃进犯蜀地?是否是他国势力借吐蕃之名,犯我边疆,行图谋不轨之实?”
大相公韩章率先站了出来,发出自己心中的不解,此言一出,当即便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吐蕃的情况究竟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若说是吐蕃出兵,而且还是八万大军,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可韩章的话音刚落,卫允的师伯,也就是如今的工部尚书站了出了,沉声说道:“陛下,臣认为此时并非是追根溯源的时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该商议如何解蜀地的危局,待蜀地危机解决之后,再行追究内里的实情。”
“陛下!秦尚书所言甚是,臣附议!”兵部尚书当即表态,站出来支持秦大爷。
“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紧接着便是户部的陈尚书,兵部的左右侍郎,礼部尚书………………一时之间,从者如云。
永安帝亦深以为然的道:“朕也觉得秦爱卿言之有理,不知诸公有何良策,可解蜀地危局?”
众臣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没人肯站出来说话。
这时,一直未曾说话的大理寺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之计,唯有调派大军前往蜀地支援,共御吐蕃大军!”
虽然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可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有了大理寺卿站出来吃了第一只螃蟹,后面就简单了。
当即兵部左侍郎便出声说都:“陛下,贵州和广西边军不能轻动,如今两国齐攻我朝,大理和交趾的国力虽弱,却也不能忽视,微臣认为贵州和广西边军不仅不能轻动,而且还得提高警惕,防备大理和交趾两国乘火打劫。”
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严加防范,连吐蕃都敢出手,那其他的几国,又怎会没有可能。
永安帝道:“爱卿言之有理!”
“陛下,如今西北战事胶着,我朝大军与西夏对峙不下,互有胜负,如今伏老将军所领的南路大军已然攻下兰州,若是此时放弃兰州,令南路大军直接选择南下的话,虽然可以挽救蜀地危局,然南路大军先前所取得的成果亦全部付之一炬,如此未免太过得不偿失!且我等先前所议定之方略,亦将被全盘打乱!!”
“河北、山西、山东三路的大军亦不能动,如今辽帝耶律洪基始终不愿表态,或有拖延时间之嫌,若是北地大军一动,辽国兴兵南下的话,兵锋便可直指汴京,值此危急关头,不能出半点意外,陛下,咱们不得不防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便将如今面临的局势还有大周的情况都分析的头头是道。
兵部尚书又说道:“如今距离蜀地最近的就只剩下湖广、江西、以及广东这三路,若是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援蜀地的话,或可调动这三路之地的府兵前往!”
当初荆襄之地的叛乱被限制在了四府之地,并未朝外波及,虽然对于民生颇有影响。
但是湖广一路的军备力量,除了那四府之外,其余州府见势不对,第一时间便做出了防备,倒是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不过这三路距离蜀地虽近,但是蜀道艰险,虽然历朝历代皆有修缮,不影响行走出入,但大军开拔,大批的粮草军械运输却颇受影响。
永安帝问道:“湖广、江西、以及广东这三路能够调动的府军能有多少?”
兵部尚书沉吟半晌,在脑海之中细细算了一下,才道:“回陛下,湖广如今能调动的大军只有一万左右,江西一路能够调动的大军约有两万,广东的少一些,只有一万五千左右!这三路能够调动的大军合计四万五千左右!”
广东地处偏僻,不如其余几路,能够调动的兵力少些也属正常,可江西一路,却也只能调动两兵力,只比广东多了五千,那就有些少了!
永安帝眉头微蹙,问道:“四万五千?三路之地的府军,竟只能调动四万五千人马?”
兵部尚书忙解释道:“陛下,这这已然是往好里说了,若是刨去军中的老弱的话,正当年的青壮军士约莫只有三万五千左右!”
兵部尚书越说,永安帝眉心的川字痕迹就越深,脸色也愈发的凝重,语气颇为不善的问:“三路之地,能够调动的大军竟四万五千,还有将近一万的老弱?我大周军制,竟糜烂至斯了吗?”
尤其是最后一句,已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