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大燕公子>第七章 秋收

九月,齐地临淄县,天空晴朗蔚蓝。

田地中的黍糜,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糜穗,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犹如地毯一般铺在田地之间。

此时,已是秋收季节,整个临淄县的民众几乎全体出动,开始了收割。

对于今年齐地的秋收,燕国从燕王姬康到几位阁相,再至朝堂众臣,都是格外的重视。

在秋收之前,来自蓟都的文书中,几次都用正式公文的形式,要求齐地官府乃至各部门,要做好全面的动员,确保今年齐地秋粮的丰收。。

身为齐地的最高政务官员的阁相鲁仲连,深深知道,今年齐地秋收对于燕国的重要性。

按自家君王的话来说,齐地的秋收是此时燕国最大的政治任务。秋季粮食的丰收,不仅仅是事关粮食产量的问题,更关系到齐地民众的人心向背。

在辽地就一路追随姬康的鲁仲连,当然明白自家这位年轻君王心中的想法。

要获得齐地民众的认可,最佳的捷径,那就是要让齐地粮食产量大增,让齐地民众真真实实,直观地看到在燕国统治下的好处。

这个时代的民众是纯厚朴实的,“民以食为天”可不是说着玩的。

如果在燕国的统治下,粮食产量大增,对于齐地民众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

在前一段时间,秋雨绵绵,这可把阁相鲁仲连乃至各地的郡县官员给愁坏了。

唯恐在秋收的时候,仍是这种“糟糕”的天气。

但是现在,这种担忧一扫而光。

在新式农具与新式肥料在齐地大规模的使用,再加上老天的帮忙。在鲁仲连看来,齐地秋收粮食的大增,已成定局,没有任何的意外了。

阁相鲁仲连与大将王石、薄望二人商量后,三人联署发下数道命令,除边境的军队,保持正常的警戒巡视外,其他各地的军队全部投入到秋收,帮助官府与民众搞好秋收。

在一处的田地前,从吉林郡内被抽调过来,担任临淄县县令的齐冲,看着手下的几个小吏正在忙碌地过秤,统计着这十亩田地的最终亩产量。

做为襄平学院第二期的毕业生,齐冲是从村长开始做起的。

十年来,自己的官职没有像在军中的同学那样,升得飞快。

但是,齐冲却走的非常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从村长开始做起,到里长,再到乡长,直至现在成为一县民众的父母官。

在蓟都城内曾为一个流浪孤儿的齐冲,深深知道,这一切对于自己来说是何当的不易。

对自己来说,又是何当的幸运!

齐冲永远记得那一个寒冷的冬日,自己在蓟都街头被冻得奄奄一息的时候,从一辆厢车内,跑出来的那一道矮矮的身影。

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也是自己现在的君王。

齐冲永远记得当时自己君王,救助自己时说的几句话。

“快,给他抱到我的车上,给他喂点热粥。快去找医师来,一定要把他救活。我们决不能让这些流浪的孤儿,冻死在这蓟都街头。”

不知道自己的君王,现在还记不记得当时说过的话。

但是,自己却永远也忘不了他曾说过的话:“如果让我燕国的这些孤儿都冻死了,我这个燕国的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去当这个公子?我也不配做为燕国的公子。”

齐冲永远记得当时自家王上,看着自己,那从眼眶内流出的泪水。

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打断了齐冲的回忆。

齐冲眉头微皱,朝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十几匹马,从临淄城的方向而来。

待离的近了,齐冲这才看清,前方马上之人是自己的老院长——阁相鲁仲连。

齐冲赶紧迎了上去,到了鲁仲连的马前,举手敬礼完毕后,赶紧上前搀扶鲁仲连下马。

对鲁仲连道:“院长,你怎么骑马来了?”

“怎么?老夫就不能骑马了,非要坐车不可?”

鲁仲连在齐冲的搀扶下,下马对齐冲说道。

齐冲“嘿嘿”笑了两声,赶紧道:“学生不会说话,院长莫怪。”

“亩产量快统计出来了吧?”鲁仲连对齐冲问道。

“启禀院长,快了,马上就统计出来了。”

“你统计取得基数多少?”

“院长,为尽快取得统计亩产量,学生取得的基数是十亩之地,看最终平均亩产多少?”

鲁仲连点了点头,没有再搭理齐冲。

上前几步,来到了过秤的几个小吏面前,看着他们过秤。

过了不到两刻,这十亩地的糜穗重量,终于过秤完毕。

主管此次过秤的一个小吏,兴奋地来到鲁仲连与齐冲的身前,躬身回报道:

“启禀阁相、县令,此十亩地的糜穗毛重为四千六百余斤,这样的话,按我们的换算,实得黍糜产量估算,亩产量最少在四百斤以上。”

“原先此亩产量多少?”鲁仲连问这个小吏。

“启禀阁相,原先此地的亩产量,在一百七十斤左右。”

“哦,这就是说,现在的亩产量是去年的两倍多了?”

“是的,阁相。今年我齐地的秋收是大丰收呀!”这个小吏异常兴奋地道。

众人闻听,一片欢腾。

鲁仲连与齐冲二人,也都大笑了起来。

转过身来,鲁仲连对临淄县令齐冲道:“看来这些农田,经过新式农具播种,新式肥料的培育,亩产量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效果是非常显著


状态提示:第七章 秋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