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之最强民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雪夜下的突袭

当华夏的老百姓,忙着为解放之后第一个春节做着准备时,身为国防军参谋长的邓成功,却来到了华朝边境的对朝作战指挥部。早已经备战多时的朝鲜复**,全军上下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至于陪合他们作战的华夏国防军,也做好了挺进朝鲜的准备。

虽然如今华朝边境还是白雪皑皑,可华朝边境的华夏前线却已经是车马如龙。被武装一新的朝鲜复**,此时正站在军部的作战指挥室,随时等待邓成功下达反攻的命令。要知道,为了等待这一天,他们全军几万人已经期盼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此时在朝鲜边境的日军部队,却似乎没有意识到,华夏会在这种举国同庆加之大雪纷飞的时候,向他们发起进攻。已经陷入物资困境的驻朝日军边防部队,除了几个战略指挥的士兵,还趴在飘荡着雪花的战壕中,观测华夏一方的动静外。其余的日军官兵,也早早的躺进地下工事中休息。这种冰冷的天气里,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非战斗减员的。

说起来如今的驻朝日军过的也不是很好,自从华夏建国后以朝鲜复**的名义,向朝鲜境内抛洒传单,进行宣传攻势。一直担心华夏会再次向他们发动袭击的驻朝日军,可谓连晚上睡觉都要睁着眼睛,那里敢有丝毫的放松。

可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随着边境地区下起了大雪,华夏方面的部队似乎也没有什么动静。驻守于边境的日军部队,也开始放松了一些警惕心。加之新年刚过,跟他们死嗑最历害的美军,已经发起了对菲立宾的收复作战。

好不容易从美军手中拿到这块海外殖民地的日本人,自然不肯轻易放弃这样的殖民地,因此两国的军队在菲境内。也展开了殊死的搏杀。可随着战事的拉长,驻菲的日军部队减员异常严重。

为了保证这块资源同样不少的殖民地不失,日军高层在看到华夏的春节将近,以华夏人最看重春节团聚的了解。最终还是偷偷抽调了不少,前段时间增援到朝鲜的日军部队,重新奔赴菲境内跟美军撕杀。

同样在等待一个恰当时机的邓成功,在收到驻朝情报部队发来的电报,知道是时候发起朝鲜的收复作战。他就是要趁着日军跟美军纠缠死战的机会,一鼓作气将日本人驻守在朝鲜的部队全歼或者赶下海。用他的话来说,朝鲜只是华夏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因此。意义异常重大,少过一个春节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且为了迷惑日军情报部门的注意力,时任国防军总司令的朱老总,在这个时代已经代表华夏军委,前往华夏南方的各支主力部队视察。他这位一向低调于世的总参谋长,却悄然的来到了华朝边境,指挥此次入朝作战。

考虑到战役的突然性,已经进攻驻朝日军的合理性,建国后新组建的特种作战师。做为首支入朝的部队。替朝鲜国防军打开一个入朝的缺口。坐在作战指挥部的邓成功,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下达进攻命令,就是在等待特种作战师的电报。

跟后世华夏志愿军入朝作战一样,此次邓成功替特种作战师。选择的突破口并不是日军一直提防的华朝边境偏僻地带。反倒是谁都不会意料到的双方重兵集结的鸭绿江附近。

在接收到成军组建后第一个作战任务,特战师全师上下可谓是一片欢腾。谁都清楚,随着华夏的国内局势日趋稳定,他们这些拥有丰富特种作战经验的特种兵。能够有机会作战的次数真的不多。

好不容易能成为国内,第一支出国作战的部队,特战师的官兵又如何能不兴奋呢?况且以前这种渗透的任务。大多都是由飞鹰大队负责。现在好不容易由他们第一个出战,全师上下不鼓足以劲杀许子才怪呢!

建国还军衔还是被评为少将的特战师师长王金标,可期盼着圆满完成此次的突袭作战任务后,将肩膀上的金星再加上一颗呢!要知道,对于空降军军长武中原,在军队整编后还是一如往党压他一头。

这位时刻把武中原当成对手的原侦察兵大队长,可憋足着劲要跟武中原较劲。好不容易此次有机会,成为第一支入朝作战的部队,王金标不拿出点看家的本事,恐怕还真的没办法向全国期待这场胜利的军民交代。

在收到军委下发的紧急作战命令之后,王金标跟师部的指挥员们,也精心作好了一系列的突袭计划。当特战师全师五千多名特种兵集结于鸭绿江附近时,一直只关注国防军边防部队动静的日军,一点都不知道。在江对面已经来了一群收割他们生命的死神!

凌晨的江面上还是寒风呼啸,那几乎吹的人都有点站不稳的大风雪。让日军布置于江面上的探照灯,全部成了摆设。就连平时在江面堡垒中值哨的日军士兵,此时也猫在堡垒里烤火。对于江面上的情况,他们就算想看清楚一些也不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华夏的部队渡江作战完全是找死的行为。

可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抵达江对面的王金标却觉得突袭行动时机已成熟。几支以大队为建制的特战大队,全部装备着后勤部队新给他们配发,适合在冰雪天气行进作战的冰鞋。穿着白色的棉制披风以及护目镜,开始顶着风雪踏上已经冻实了的江面,悄无声息的往日军的前沿阵地行进。

短短不到一公里左右的江面,特战师的特种兵们,也凭借平时刻苦训练打下的艰实基础。在半个小时内,已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六章 雪夜下的突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