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钟左右,陈逸下班后,坐车朝半岛酒店赶去,与他想象中的稍微有些偏差,会德丰那位大老板并没有故意跟他拖时间。
这次收购联邦大厦及国际大厦两栋物业,是陈逸这边主动提出来的,按照生意场上的惯例,陈大老板这边自然属于被动的一方,所以会德丰那边完全可以晾晾他。
虽然近段时间香江房地产物业暴跌,导致了很多人以及公司都在抛售物业回笼资金,像中环这一黄金地段,属于不缺买家的一类,即使出售,价格也绝对不低。
对于这次交易,陈逸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他知道此时会德丰正缺资金,这家四大洋行之一大财团如今正面临资金紧张问题。
作为四大洋行之一,会德丰旗下子公司多达两百多家,所涉及的行业,影响着香江上下方方面面,业务众多,不过其主营业务,还是集中在航运业。
只是,从去年开始,香江先后经历股灾和石油危机两次重大冲击,作为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也受到旗下子公司的影响,以及油价高涨带来的高额运营成本,导致了资金方面出现紧张状况。
此前凭借旗下众多子公司,会德丰一举成为香江四大洋行之一,影响力巨大,可如今成为风云,败也风云,这个时候众多子公司,反而成为了拖累会德丰的累赘,造成了会德丰这艘大船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摇坠。
正是了解到了会德丰此时的状况,陈逸才会打起对方旗下地产公司持有的联邦大厦及国际大厦两栋物业的想法。
原本陈逸是想收购德丰旗下的地产公司,但是很可惜,会德丰旗下地产公司并没有上市,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单独收购两栋大厦。
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并不是会德丰的主要资产,所以只要价钱合适,陈逸买下两栋大厦的可能性很高。
在半岛酒店大厅一处靠窗的位置,一位大约在年过五旬的英国老头,正在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悠闲的看着手上的报纸。
他就是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大老板约翰·马登,作为一个子承父业的二代,约翰·马登前半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当然了,约翰·马登与大多数守家二代不同,他有着超越其父的野心及能力。
约翰·马登生于一九一九年,因其父缘故,他十二岁前一直在曾经的东方明珠上嗨生活,此后才回到英国读书,与很多英国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二战时期他曾服役于军队,战争结束后退役从商。
这点与汇丰银行的沈弼差不多,两者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沈弼属于打工仔,而约翰·马登属于家族继承人,从军队退役之后,约翰·马登就直接进入了自家父亲旗下会德丰企业。
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在其父退休之后,接管了四大洋行之一会德丰,当然了,约翰·马登在接任会德丰的时候,会德丰还不是四大洋行之一。
与很多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约翰·马登也有着年轻人的超越父辈的野心和冲劲,在接替父亲的事业后,在五六十年代,约翰·马登开始大幅加强在香江的投资,积极进军日益高涨的地产行业、以及零售百货等行业,将会德丰一举打造成为四大洋行之一。
可能是前半生太顺利了,所以约翰·马登与大部分二代一样,在承受压力方面,远远不及一代创业成功者。
前世会德丰在约翰·马登手上,先后被卖了两次,第一次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卖成,第二次因为判断失误,错误低估了航运业的寒冬时长,最后心灰意冷下卖掉了会德丰。
前世陈逸作为香江文的忠实粉丝,对于四大洋行等有名的企业自然是知之甚详。
“马登先生,抱歉,让你久等了。”
“是我来早了,杨生请坐,需要喝点什么?”
陈逸转头看向身旁的大堂经理,开口道:“给我来一杯咖啡,顺便来一份甜点,肚子有点饿了,吃点东西垫垫。”
“好的,杨生请稍等。”
待大堂经理离开后,陈逸看向对面的约翰·马登,微笑道:“我如果没有记错,我跟马登先生应该是第二次见面了吧?”
没见到约翰·马登之前,陈逸还没有太大印象,见到本人之后,他突然想到自己之前在汇丰银行慈善晚会上见过对方,只是当时两人并没有交流过,属于点头之交,一面之缘。
约翰·马登点头道:“没错,之前在汇丰银行慈善晚会上,我与杨生有过一面之缘。”
说着,约翰·马登有些感慨道:“只是当时我没有想到,杨生你起来的那么快,甚至出乎了所有人预料。”
陈逸自然听得懂对方的言外之意,于是以略带幽默语气,调侃道:“用西方的话说,这可能是幸运女神格外的眷顾我。”
约翰·马登笑了笑没有说话,不过却对陈逸的话予以肯定,当然,是正面的肯定。
毕竟,成功这种东西,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而且在很多时候,运气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实力。
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不也是因为英雄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这也可以归结于运气。
联想到之前的慈善晚会,当时尽管沙雅那位汇丰银行的董事长一力推荐陈大老板,但是像约翰·马登这类洋行大班们依旧不怎么在意。
这年头,有钱人多了去了,有钱没势力,没背景,在约翰·马登那些英国人看来,陈逸当时顶多就算一个暴发户,除了有点小钱,未来恐怕连交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