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既然全世界范围内,电视电影都在发展,那么我国的电视电影也该发展才对。
我个人觉得,电视电影可以在政策上提供支持。
但我之前也说了,审核上可能要多把把关。
要不然,滥竽充数的太多了,电视电影反而发展不起来。
我的群映影视也投资电视剧,电视电影跟电视剧是一个道理。
从观众角度看,老百姓几乎是免费看电视剧,看电影,虽然有一些不想看的广告,大体上观看电视剧,电视电影,都是挺高兴的。
只要拍的电视电影题材是老百姓爱看的内容,这一来有利于我们培养院线电影观众,促进本土电影市场发展。
二来,也可以用优秀、正能量的作品,给下一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他们过多的受欧美文化冲击带来的影响。
三来,电视电影拍好了,也可以找机会卖到国外去嘛!
既然电视剧能卖出去,电视电影没理由不行。”
听到张然这么说,领导们也是相视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然兴致勃勃继续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东瀛电影行业衰败,阴差阳错却造就了伤风败俗,难登大雅之堂的爱情动作电影的繁荣。
几十年下来,这类无法上院线的电影也能在全世界内广泛流传。
虽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可对东瀛本国而言,他们依靠这类特殊‘电影’赚到了不少钱。
并且也维持了电影行业,解决了从业者的温饱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我个人觉得,电视电影对我国的重要性,也是类似的。
电视电影的发展,必然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提供大量电影行业就业岗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感。
我国人口众多,电影频道也很多,光是央妈六台,一年就能消化150部新电影,更何况还有几十家地方电影频道呢!
全年下来,光是国内电影频道就能消化两三百部电视电影,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电影制作规模。
如果每部电视电影都制作的像院线电影那样,那么一年下来,我们少说能利用电视电影,培养几十名新导演,新制片人,数百名新人演员。
我想到时候,各大艺术院线,可能要想着法子扩招了!
每年几百部院线电影,几百部电视电影,几百部电视剧,这人才缺口,只能靠各大艺术院校来补充啊!”
张然知道今天来的还有北电、中戏、上影的领导,所以特地说到了人才培养这方面内容。
学校就是为了教书育人嘛!各大艺术院校,肯定乐意培养更多人才,也乐意看到他们培养的学生出名。
名师出高徒,换句话讲,没有高徒,又怎么能成为名师呢?
“小张,你在电影商业运作上具备相当独特的前瞻性,但不知你是否对文艺电影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部分电管局领导是学院派出身,他们的三观,可能更喜好文艺片。
张然大谈商业,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特别符合他们的胃口。
张然闻此,想了一下,然后报以一笑;“我作为影视公司老板,肯定先立足于商业,不过,只要是能赚钱的电影,我都会一视同仁。
我个人觉得,商业片也好,文艺片也好,对影视公司而言,都是为了赚钱。
换句话讲,只要文艺片能赚钱,那么为什么不拍呢?我不止要自己拍,还要请人拍,还要培养人来拍!
当然,前提是文艺片要拍好,还能赚到钱,要是亏本的买卖,那我可不干。
我不是圣人啊,虽然有对电影行业好的想法,但没理由其他老板都在赚钱,就我亏本,还吃力不讨好。
关于文艺片,我觉得,可能还是国家支持为主比较好。
文艺片要拍好,拍得有艺术性,又要拍得能赚钱,这太难了。
同样是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文艺片吸引票房的能力,肯定要比商业片差。
但是,文艺片赚钱,可不止上映这么一条路能走。
这也多亏了贾章柯这些名扬海外的新一代导演,我个人觉得,贾章柯这样的导演,也是商业导演。
他们的电影可以在欧州卖几十个国家,而因为电影制作成本不高,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实现盈利,这非常不容易,也非常有意思。
他们已经用事实证明,小成本文艺片可以通过影展路线,薄利多销卖国外回本、赚钱。
这给以后想要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导演,开辟好了成功的商业道理。
只要控制好文艺片的成本,只要选好合适的题材,运用好相应的技术,他们就能成名,随之带来的还有不错的盈利。
所以说,无论培养剧情片导演,还是文艺片导演,控制成本,用小成本电影练手,这相当重要。
这也就是我总结出来的成功之路,这也是我所说的经验之谈。”
“最后,我再说多一点数字电影。
我听说去年刚刚新建了数字院线,国内也在开始制作数字电影。
我个人认为,数字电影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
数字电影成本低啊,电影想要盈利,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实不相瞒,《疯狂的石头》主要就是用dv拍的,后期用了磁转胶技术,电影画质上虽然差了点,但总体来说还行。
dv拍摄成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