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一百三十章 出门没看黄历
走一圈如何?”

此言一出,朝臣们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纵使如何的机智聪慧,太子终究还是一个孩子啊!在脸上画乌龟?怎么想出来的!

为了自己的主张,魏征也只能答应下来:“当然可以,既如此,殿下,君子一言。”

李承乾伸出手,跟魏征三击掌:“驷马难追!”

见太子和魏征达成了赌约,李世民才挥挥手:“退朝!”

跟往常自由散漫的退朝方式不同,今日的朝臣们特意留在原地,等太子先行。

刚走出殿门,后面就有一只熊壮有力的臂膀一个闪身就出现在李承乾的面前。

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偏过头,哈哈笑道:“承乾啊,今日你可体会到了朝堂的精髓?没错,朝堂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多少都服从皇帝。老夫还是小看了你这篇文章,没想到,房玄龄这样老谋深算的,都不假思索的站到了你这一边。”

“说的好像都是你的功劳似的,无耻老贼。”

又是一个声音出现在右侧,李承乾看去,只见是;李道宗也跟他并列的走了起来。

“多谢皇叔刚刚的帮忙。”

因为有李孝恭点醒在前,所以李承乾很是干脆的表达出了谢意。就立场而言,作为刑部尚书的李道宗,本来应该跟戴胄一样,站在反对面的。可是因为他的缘故,才选择了支持。

李道宗笑了笑,道:“小事小事,主要还是因为你的奏折写得确实不错。中秋时送到家里的胡饼很好吃,你景桓哥哥自小身体虚弱,都多吃了两个。什么时候,再制作一批,送到府上去,就当是这一次的谢礼了。”

李承乾也笑了:“既如此,我还是把厨子送过去,直接把方子教给您家的厨子比较好。”

欠人的人情能够直接还回去,才是最令人愉快的。

叔侄三人一路有说有笑的,离开了皇宫。

后宫—两仪殿

李世民背着手走在前面,身后是抬着一大堆奏折的宦官。

今日的奏折,因为大朝会的缘故,收的比较多,可能要一直批阅到深夜,才能休息。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皇帝皇后,绝对是后宫阴晴天气的绝对主宰者。

见皇帝高兴,就连两仪殿值守的宫女太监们都笑得开怀。

推门而入,李世民就像是刚刚开完家长会回来的老父亲一般,直接开口道:“观音婢,观音婢,快来,朕给你说说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绝对有意思。”

长孙本来在刺绣,因为皇帝的突然出声,差点扎到手指。

见皇帝兴冲冲的走过来,她苦笑了一下,把绣花绷子放到一边,起身给皇帝夫君倒茶、准备点心。

喝了一口茶后,李世民才说:“皇后你不知,今日,太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大理寺卿戴胄,那是个不输魏征的人,可是,在戴胄的逼迫下,承乾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临时相出了一个绝妙的借口”

当听到“前朝人,今朝法”的时候,长孙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解答足够另辟蹊径,虽然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能够在那样的场景下急中生智,就八岁的年纪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

快乐总要分享给其他人,才能让它持续的更久一点。

事实上还有一些事情,李世民并没有说出口。

太子的奏折,除了阐述收拢流民相关的事情外,还谈到了颉利。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知道,颉利之所以铤而走险选择南下,跟他做的事情还是有关联的。如今太子成功的将原因,改成了“欺软怕硬”,算是稍稍打消了他的一点心结。

“朕倒要看看,魏征脸上画着乌龟在长安游走示众,会是什么样子的,哈哈哈。”

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敢跟魏征赌,然而对自己的孩子,李世民有格外的信心。

东宫—李纲卧室

尽管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但御医依旧不让老先生出屋。

如今正是秋冬交替的季节,正常人还容易感染风寒,更不要说一个身体大虚的老人了。

对于中医对于元气损伤有无、“虚不虚”之类的诊断结果,李承乾还是比较相信的。

曾经一场感冒,让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提不起精神来,药吃了不少,可是没有一点的起色。可是,就是吃了老中医的药膳、连吃三天之后,他吃各种西药都没能恢复的精神,就这么恢复了。

中医,有的时候比起西医来还要不讲道理。哪怕是科技发达的后世,它也没被西医挤兑的离开市场,就可见一斑。

李泰李恪则是服侍在两旁,几乎从不假手宫女宦官。

师尊患病在身,弟子陪侍在床前,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这一点,哪怕是皇族也不能例外。

看到李承乾小心翼翼的推门侧身而入,李纲笑道:“怎么样?你的奏折,是在几成赞同下通过的?”

接过李泰献殷勤递来的茶杯,李承乾喝了一口后才问道:“您就这么自信,弟子的奏折一定会通过?”

李纲捋捋胡须,说:“能够有理有据,还能感人肺腑的奏折,凭什么不会通过?倒是朝中一些顽固的大臣,让你难做了吧。”

如果是直接通过,李承乾断然不可能现在才回来。

除非有大事,否则早朝从不会持续超过饭点。如今虽然没超,但是已经格外的临近。

所以,一定是遇到了顽固的大臣,就算处在劣势,也要竭力反对。

就知道老先生都猜到了,李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章 出门没看黄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