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帝王出行

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错,被会被人认可了,就连皇帝都不一定能面面俱到,储君如何能万无一失?

李世民觉得这样就很好,这样,他就能把长安交到太子的手里一段时间,他好来一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旅行。虽然这场旅行不太远,虽然连关中都没出,可是对于六年的时间里,出宫一天都能回味许久的李世民来说,实在是难得。

巡幸岐州,顺路检验一下工部修建的第一条水泥路的选址,到底合适不合适,这就是李世民针对此次出行编制的借口。

工部除了要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修建水泥路外,长安到陇右也要修建。陇右道的形状,更像是安全的巢穴中伸出去的一条手臂,在东突厥已经覆灭的情况下,陇右有警,跟颉利突进高陵没什么区别。

不过就算这条路算是交通要道,一个皇帝操工部尚书的心,也是典型的不务正业,看似完美的借口,就算是底层的小吏都骗不过去。

魏征抗议过,如今在家里闭门思过,戴胄不过吱唔了一声,就被强令重新检查一遍大理寺的卷宗,确保武德元年以来没有冤案错案。这一次,皇帝是铁了心要出门耍一顿。

魏征和戴胄不愿意因为这样的小事儿,就跟皇帝撕破脸皮的掰扯,所以只能眼不见为净,而别的朝臣,则是一片叫好的声音。在他们看来,皇帝能给自己的任性找个像模像样的借口,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月初,却举行了大朝会。大朝会之上,李世民这一次可算是把所有的朝臣安排的明明白白。

程咬金、尉迟恭带领左武卫右武卫随驾,六部尚书只有他的“铁哥们”长孙无忌、研判路线少不了的兵部尚书杜如晦、李大亮随行,最应该跟着的礼部尚书卢宽,都不在此列。

而中书令老房,则被留下来辅佐,太子,监国。

“微臣接旨。”

伴随着房玄龄的一句话,李承乾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从储君太子升级成了“监国太子”。

“众爱卿可以退朝了,明日辰时,朱雀大街集合。”

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就心满意足的宣布退朝。

这一次李承乾没有回东宫,而是尾随皇帝老爹进了后宫。

两仪门边,皇帝老爹果然在等着自己。

赶紧上前几步,李承乾拱手说:“父皇,朝堂之上儿臣没敢说,您把监国之责担到儿臣的身上,是不是太草率了?”

李世民边走边说:“草率?如果是年初,肯定会有人指责朕草率,可是朕跟房玄龄他们说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却都一口咬定完全没问题。小子,魏征等人在你东宫处理政务,可不是朕吩咐的,他们之所以不顾违规的把办公的地点放到东宫,就是为了更好的教导你。”

说到这里,就变成了苦笑:“可结果呢?一个关于草原部族的处置奏折,房玄龄写下了三条,到你的手里就追加了十几条,朕看了都忍不住拍案叫绝,魏征更是拿着这个本章当成范本在皇城内传阅,搞得房玄龄生生下不来台。锋芒毕露是好事,可是聪明人很容易被聪明误,都知道你这个太子聪明,可是聪明到能为房玄龄查缺补漏就过分了吧。”

说起那封奏折,李承乾就来气:“父皇,儿臣事后才觉得房相是故意的,对草原的安排,如此重要的奏折,为何房相这样的聪明人,会只写了无关痛痒的三条?至于出现在儿臣的案头,也太巧合了吧!经此一事,以后某些奏折再出现什么纰漏,人们肯定不会怪罪到房玄龄的头上,而是会不由自主的先看看,这封奏折有没有经过儿臣的手!没经过儿臣的手,他们才会指责到房相的头上。”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看,这就是真正的聪明人,上次你被房玄龄他们坑了,这一次不还是不由自主的入坑了?告诉过你不要表现的太聪明,否则很容易就会背黑锅,就是不听劝,典型的少年心思。”

见皇帝老爹大笑着摇头,李承乾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拿国家大事试探另一个人,或者坑另一个人,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饶恕的事情。可是到了房玄龄等人手里,就不一定了。或许,这就是他小民心态和政客心态的区别吧。

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甘露殿,走进殿门,李世民继续说:“这次朕出行,留下你监国,其实就是考验考验你的能力。有房玄龄在,祸国殃民的事情你干不出来,不管你做错了什么,错误都会落在朕的身上。所以啊,你就放心大胆的监国吧,政务上多听听房玄龄、魏征等人的意见,没什么坏处。”

话说得豪迈,好像他这次出行真的是为了儿子才甘愿背黑锅一样。

打量了一下四周,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甘露殿。

皇帝的寝宫,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儿,跟别的大殿没有多少的区别,甚至于用来安歇的龙床,都有磨损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很少搞形式主义,只要说了宫内要节约用度,就一定会节约。

“贼眉鼠眼的瞅什么呢!朕问你话呢听到没有?”

脖子被抽了一下,李承乾才回过神来,赶紧老老实实的看向皇帝老爹:“父皇刚刚问什么了?”

李世民好不容易才按耐住自己的龙爪:“朕问你,岭南的事情,为什么非要牵扯上李恪?你不应该不知道他的存在,对你还是有所威胁的吧!”

“回禀父皇,李恪跟儿臣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也是儿臣的弟弟,这种创业投资等着挣大钱的事情,不应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二章 帝王出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