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第169章 左有学姐,右有学妹

周一组会。

吴菲菲“硫氰铅添加剂”的文章已经完成。

本来她打算周日投的,不过昨天陈婉清的动作快了一步,提前找了魏老师。

然后,魏老师改文章一直改到晚上,他毕竟已经四十多岁,不像二十多岁的小年轻。

一日操劳,精力已经被榨干,最后只能把吴菲菲的文章放在了周一改。

吴菲菲的工作,打算投稿c。

cc是r旗下的二区期刊,虽然影响因子只有6左右,但是期刊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它相对偏向于化学方向,篇幅较短,审稿较快,算是jacs、德国应化的下位期刊。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许秋发现有机光伏领域,在cc这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并不多。

因此他之前写文章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往这个上面投。

毕竟,不管造成这个现象的是潜规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当一个老期刊对某一领域的收稿量不多时,最好还是不要头铁硬上。

如果是新刊,那还可能是因为其知名度低,或者研究者顾虑其没有分区等原因。

投文章,选择相关领域收稿量大的期刊,文章顺利发表的概率会提高不少。

此外,听了近一学期的报告,许秋现在对钙钛矿光伏领域的套路,也已经摸得差不多了。

他自我感觉“我上我也能行”。

材料都是现成的,买来混一混,然后涂一涂,接着蒸一蒸,最后测一测。

效率高,补充其他数据,整理数据,发文章。

效率不高,看能不能优化的更高,如果能,就补充数据发文章,如果不能就换下一个体系,再循环一遍。

不过,他也就是想一想罢了。

现在,他左有学姐,右有学妹,还真不舍得走。

段云的工作也有了起色,魏老师难得对他露出了笑颜。

从他和魏老师聊天的语气中,许秋大致能推断出他这工作发不了大文章,估计是二区吊车尾,aci的级别。

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篇工作,如果成功发表了,段云就距离毕业更近了一步。

他在商用的ph1000中掺杂n型和p型碲化铋粉末,制备得到的热电材料呈现出高功率因子,分别可达70和40微瓦每米每平方开尔文。

和光伏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一样,热电领域中评价材料好坏的一大重要指标就是功率因子。

功率因子当然也是越高越好。

但由于目前国际上对其测量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像光伏领域可以用标准硅电池进行标定,导致热电领域同样的实验条件,不同课题组测出来的数值可能相差非常大。

因此,在热电领域,处于同一个数量级的数据,通常被认为差别不大。

它也很难像光伏领域一样,用一个物理量的绝对数值来设定一个门槛。

比如,目前有机光伏领域,效率10就是一个大门槛,热电领域就不能类比,设定功率因子超过xx,就是一区。

这个时候,热电领域想发大文章,除了实验数据本身要扎实外,还必须要把故事讲好,就比较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了。

段云结束后,魏兴思问道:

“田晴,有什么要讲的吗?”

“没有,上周在写文章,这周差不多能写好。”

“陈婉清你呢?”

“没有。”

“许秋?”

“没有。”

一连三个“没有”,包括最开始吴菲菲也只是简短讲了几句,只有段云说的比较多。

主要是最近课题组小伙伴们都集中在写文章。

许秋虽然有实验数据,但是不用他自己来讲。

这两周,组里做有机方向的实验结果,基本都是由韩嘉莹来汇报的,也是在“锻炼”她的能力。

“韩嘉莹?”

“有,我有。”

学妹慌忙应道,让座起身把u盘插入办公室大电脑中。

她汇报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她自己的工作,目前还在优化器件性能的阶段,每周大概做两批器件。

目前,她的两个体系效率最高分别为6.27和6.74。

再努努力,有一定的可能性,能够达到许秋给他设置的目标,6和7了,就有希望水两篇二区了。

另一部分则是许秋安排给她的工作,也就是帮他做补充实验。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这周光源结束,数据就可以完全补齐。

而且,只差四项实验数据,还不用太赶,这周说不准还可以适当的划划水。

汇报过程中,魏老师问道:

“p3t这材料的分子量怎么样,大概多少,高不高?”

“大概……”韩嘉莹答不上来,求助般的看向许秋。

“这个是最新合成出来的,还没有测过gpc,不过从产物形态、产率、后处理过程来看,数均分子量应该不低于2万。”许秋道。

“嗯,有空去测测gpc吧。”

“好。”

虽然这周应该没空去测,但许秋还是先应下。

反正下周再开组会的时候,魏老师这事多半就忘记了。

其实,这也是魏老师早期科研中留下来的习惯,他做合成的时候,在聚合物拿到手后,喜欢先把核磁、gpc之类的表征走一遍。

……

组会后,陈婉清找到许秋,问道:“有空吗?”

“什么事啊?”许秋疑惑道。

“我想和你讨论一下,我接下来工作的问题。”陈婉清道。

“你的新工作,不就是把测试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p4t-2o


状态提示:第169章 左有学姐,右有学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