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上,在南北朝之前,日本就和蛮荒野人没有什么分别,其文明程度可能还不如美洲的印第安人。
是自南北朝之后,中原文化陆续进入三岛,不但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冶炼工艺、礼教律法,彻底开化了东瀛,也把汉人思维带到了那里。
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明朝前期,东瀛学习中原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
从建筑到冶炼,再到政治经济,连货币用的都是宋钱。
这使得东瀛人对中原王朝的好感是自然形成的,在所有称臣的番薯国中,最为牢固。
第二,是来自地理上的原因。
不单单是东瀛孤悬海外,不受中原战争威胁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东瀛除了内战,对外战争的首要敌人是朝鲜半岛的高丽人。
之前说过,朝鲜半岛从来就是墙头草,谁强就跟谁。自己强一点就得嘚瑟一下,然后被爸爸教训。
隋朝时,跟“杨家二爷”叫板,气的二爷三征高丽,把江山都赔进去了。
高丽一看更觉得行了,又跟世民哥瞪眼珠子。
世民哥能惯你那毛病?
他比杨二爷莽不说,还比二爷阴的多。
结果来了个瓷实的,一巴掌把高丽拍死,再也没爬起来过。从此高丽成了乖宝宝,开启认爹之旅。
唐强就尊唐为父,契丹发迹就认契丹为爹。后来辽朝被女真人击败,转头就给金国尽孝。等到横扫欧亚的蒙古一来,自是比谁都跪的快。
但跪的快有跪得快的好处,小弟这么孝顺,不借蒙古人的手除了心腹大患,都对不起直不起来的膝盖。
所以,自从认了蒙古爹之后,就开始怂恿忽必烈打东瀛。
也正因为高丽依附元朝,那做为宿敌的东瀛就更不能降元。否则论资排辈,他在高丽后头,以后的日子必不好过。
第三,也就是谢明说的,北条得宗家受汉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身边全是宋人,而且都是忠于赵宋的贤僧良士。
首先,这个时期的东瀛正是佛教大兴的时代,得宗家族更是虔诚的禅宗信徒。
而所谓的高僧,要么是从中原“留学”回来的东瀛人,要么就是从中原请回来的汉僧。
得宗家自掌权开始就一直修建寺院,里面住的大德法师都是宋人。
其次,北条时宗本人从小接受的就是汉文化教育,一共拜过三个老师,无一例外全是宋人。而且现在又是时宗执权的首席幕僚,是他的执政大脑。
你就说,被这么一帮宋人围绕着,还都是不忘故国的宋人,他对元朝能有好脸色才怪。
事实上,北条时宗也是这么做的。
东瀛年号文永五年(1268年),元使第一次来劝降,时宗直接就给怼了回去。
文永八年(1271),时宗不但给怼了回去,而且诏令三岛开始备战了,铁了心和蒙元大干一场。
文永十一年(1274),元朝第一次攻打东瀛,时宗先败后胜,顽强抵抗。
文永十二年(1275),元朝第三次来劝降,结果时宗不耐烦了,把使臣给宰了。
原本的历史,弘安4年(1281),元朝第二次攻打东瀛,不幸遇到台风,把数万军队扔在东瀛,狼狈而逃。
时宗怒了,抓了好三万的俘虏。而且以牙还牙,学蒙元的政策将俘虏分为四等。
一二三等的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全部处死,四等的南方汉人免死为奴。
在这个时空虽然已经没有了弘安之役,但张弘范追击大宋到了日本外海,北条时宗比原来更狠,追出去打。俘虏元军数千,也是分为四等,一二三等剁脑袋。
让谢明这么一解释,赵维、赵晔恍然而悟,“这么...这么够意思的吗?”
赵维捋了捋光光没毛儿的下巴,“那确实得去见见啊!本王亲自去,好好谢谢人家!”
赵晔一听,“要不....我去吧?我觉得本王的形象比你好,更显大宋天威。”
“滚!”赵维暴喝,“都特么让人撵出去好几万里地了,还特么天威呢?丢不丢人?”
“再说了,你刚才不是说不去吗?现在又装什么大尾巴狼!?”
赵晔一听,有些委屈,“刚刚也不是谁说的,他也不去来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