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白眼狼>第九十六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三)

八月二日,武卫前军和陆军第二军终于齐聚在南京城外,六七万人马将南京围的水泄不通。

“段总长,我进城去联络南京交接事宜,一切都等我回来以后再作计较。”刘庆斌进城之前不放心,又对段祺瑞叮咛了一遍。

“你就放心,有我在呢!你进城,自己可要多加小心呀!”段祺瑞对刘庆斌的安全比较上心。

刘庆斌点点头,有看向冯国璋和张勋:“冯宣抚使、张统领,希望你们耐心等待消息。这南京城一解决,整个江苏的问题就算解决了,我们的合作将告一段落,我希望大家都能善始善终,不要节外生枝。”

“卑职遵命!”冯国璋和张勋齐声答道。

看着刘庆斌的身影逐渐远去,徐二虎悄声对张勋道:“大哥,这个刘庆斌还是有些本事的,凭一己之力生生为袁大总统拿下了上海、江西、江苏三地。尤其是这江苏,居然没费一枪一弹就手到擒来了,难怪大总统如此看重此人。”

张勋默默看着南京城,半晌无语。再抬起头的时候,居然两眼噙泪:“南京,我又回来了……”

刘庆斌一见到黄兴就急匆匆的问道:“怎么样了?都布置好了吗?”

黄兴见刘庆斌如此着急的模样,也不敢怠慢,赶紧答道:“刘公子,你放心,都按你的意思安排好了。”

“走,带我去看看!”刘庆斌火急火燎道。

黄兴带着刘庆斌和张孝淮、刘纳言等人迅速赶往雨花台。

当登上雨花台后,张孝淮见了眼前的情景不禁大吃一惊。仅仅距离上次离开雨花台不到十天时间,雨花台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雨花台高100米,长约3500米,由西向东,分别是石子岗、凤台岗、梅岗等三处主要山岗。因该处为城南制高点,被称为南京的南大门,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此时的雨花台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堑壕、散兵坑、支撑点和暗堡。

“刘公子!”

“首领!”

“主人!”

就在刘庆斌细心打量之时,韩恢和郭破虏、刘永植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听着三种不同的称呼,刘庆斌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得点头示意。

郭破虏、刘永植怎么会在雨花台呢?十天前,刘庆斌在雨花台见到韩恢的时候,当时就指出了雨花台的防御问题。在韩恢的询问之下,刘庆斌告诉他只有一个办法弥补:抓紧时间在雨花台构筑坚固工事,同时紧急调集大批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指挥人员充实到雨花台的防守之中。

刘庆斌专门为雨花台设计了防御阵地,画出了防御工事图交给黄兴。黄兴说干就干,立刻调集三个师的兵力,按照刘庆斌的图纸,轮流在雨花台为韩恢构筑工事。

三天前,根据刘庆斌的授意,一批从上海运来的武器装备也全部搬上了雨花台。

郭破虏和刘永植则是根据刘庆斌的命令,从铁血战士和白狼战士中各挑出50人,加上各自的狙击队共300人,日夜兼程于两天前赶到了雨花台。

此时,郭破虏和刘永植都穿着革命军的灰布军装,跟在韩恢的身后。

“韩参谋,所有的布置都到位了?”刘庆斌一边四处巡视着,一边询问道。

“刘公子,只要是您安排的,我们全部布置到位了!”韩恢回答道。

“是的,首领,我们都检查过了,防御阵地可以说是固若金汤!”郭破虏在一旁补充道。

“固若金汤?”刘庆斌脸一黑,也不言语,只是快步走到一处稍大些的掩体跟前,指着掩体问道:“这是什么?”

“报告首领,这是连级指挥所!”郭破虏立正回答到。

一般的掩体为1.5x1.5,然后建成土层厚度不少于1m的防炮洞。而这个指挥所却是先挖直径在3米左右,深度不小于2米的坑,再侧挖深3米的指挥所。

“钢板从上海运到了吗?”

“到了!”

“那我问你,指挥所上方为什么不加盖钢板?”刘庆斌怒气冲冲

“还有,为什么不按规定用沙袋在四周围成斜度不超过30度的圈?”

郭破虏喏喏道:“对方只有75毫米的野炮和山炮,凭我们现在的工事,对付他们的炮击那是绰绰有余了,根本就不需要加盖钢板和沙袋嘛!”

郭破虏说的没错,在北洋陆军中,各部队的野炮均为克虏伯75毫米管退炮系列。武卫前军虽然沿袭淮军旧制

,但也有5个火炮营,每营有火炮18门,装备的火炮以德制克虏伯为主,口径绝大多数是75毫米。

“郭破虏,你如果真这么想,那就特错大错了!”

听了郭破虏的回答,刘庆斌反而不生气了。他之所以让郭破虏和刘永植挑出精锐,来参加这次的雨花台防御作战,就是为了通过残酷的战斗提高他们的指挥能力,同时为今后的阵地防御作战积累经验。所以,刘庆斌并不怕他们犯错,现在犯错总比今后犯错要强得多。

“郭破虏,那里是什么位置?”刘庆斌指着左手位置的一座山头,气定神闲的问道。

“报告,那是狮子山!”

“不错,那里呢?”

“报告,乌龙山!”

刘庆斌点点头:“还有那里呢?”

“报告,幕府山!”

“回答正确!我再问你,这三座山有什么共同特点?”刘庆斌接着问道。

“共同特点?”郭破虏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就在郭破虏苦思冥想的时候,刘永植也在苦苦思索,他们知道刘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