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此言一出。贾诩顿时暗暗松了一口气。可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他们的面前,那便是如何安置天子。就目前来看刘备和孙策皆对许都的天子垂涎三尺,但这两家的实力却是连蔡吉都不如。试问众诸侯中最强的曹操都尚且处理不好同天子的关系,凭刘备和孙策的那点威望又如何压制得了汉室?
所以照贾诩的想法,蔡吉最稳妥的路子便是出兵救下曹操。让天子继续留在许都做傀儡。并以此换取齐王之衔,列土分疆,成就一方霸业。当然还有一条更“毒”的路子。那便是出面调停曹、刘、孙三家的混战,让曹昂用天子换回曹操。而无论刘备、孙策任何一方得到天子,为拉拢蔡吉支持都会满足她列土分疆的要求。而成功迎奉到天子的一方,用不了多久便会同朝廷产生矛盾。到那时会蔡吉就又能以勤王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南下清君侧了。
考虑到先前曹、蔡两家间的种种不快,以及曹家父子天怒人怨的名声。贾诩决定先用毒路子试探一下蔡吉的底线,“主上可是要出面调停三家纷争,助天子另择王畿?”…
王畿指的是帝都周围千里的地域。贾诩的本意是问蔡吉打算将汉帝这只烫山芋丢给谁。可蔡吉对于“王畿”二字却有着另一番见解。但见她慢条斯理地颔首道
“文和公言之有理。天子成年已久,是该另择王畿亲政也。”
贾诩显然没料到蔡吉竟会顺着他的话头提出让天子亲政。乍一听起来这个提议十分荒谬。因为历经曹操多年架空之后,刘协早已成了泥塑木雕。就算这会儿的曹昂放手让刘协去亲政,汉天子的政令怕是也出不了王畿。且慢!王畿…亲政…莫非是…
“主上可是要天子效仿周制,分封诸侯、以藩屏汉?”思维敏捷的郭嘉先贾诩一步道出了蔡吉的意图。
而蔡吉听罢郭嘉所言。亦是报以嫣然一笑,“知孤者奉孝也!”
贾诩虽曾建议蔡吉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却料想不到眼前的女子竟比他这个毒士还要胆大妄为。须知贾诩所谓的分封指的是“封国制”,其目的旨在为蔡吉的后代谋得对封国的继承权,从而巩固蔡吉的统治。而蔡吉此刻认可的“分封诸侯、以藩屏汉”。原话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指的是周武王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在此制度下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
两者固然都叫“分封”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汉朝的分封皇帝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君臣”。而周朝的分封周王与各诸侯之间的关系是“共主”,即首领与盟友的关系。此外自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原地界上便再无共主之说。因为皇帝不会容忍封臣与其平起平坐,而封臣一旦有机会染指皇权必会取而代之。
此刻眼见蔡吉有意恢复先秦时期的共主制,贾诩和郭嘉心里都没什么底。因为他们不知道一旦复古之后,天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像东周时那般维持表面上的统一?还是令天下陷入更为混乱的战国时代?
面对着眼前比自己还没底线的女娃儿,贾诩干脆不再遮掩,直接挑明道,“主上心中既无汉室,何不将刘协送与刘备、孙策,待其反目后,再以勤王之名兴师讨伐?”
耳听贾诩提出祸水南引之计,蔡吉由不得微微蹙起了娥眉。作为一名穿越者蔡吉有着比贾诩、郭嘉更为强烈的统一情绪。但她也同样清楚以她目前的实力暂时还无法阻止天下分裂的趋势,唯有继续积蓄实力才能在未来力挽狂澜改变历史进程。所以自打那次贾诩提议分封之后,蔡吉便开始认真琢磨起分封的优劣以及该如何达成分封来。可依贾诩此刻之计,则无疑是要将刘协置于火坑之中。因为曹操已经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做到了极致,除非孙策和刘备真心诚意地打算做周公,否则他们不可能做得比曹操好。而一旦与孙、刘等南方诸侯反目,刘协能否再一次保住性命那可就难说了。毕竟这个时代南方的风气远比北方要野蛮得多。
刘协或许能力有限无法担负起中兴汉室的重任,蔡吉却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历史上的山阳公死于非命。这不单单是因为蔡吉在内心深处还存有一丝对“万世一系”憧憬,同时也与蔡吉对李达等人的承诺有关。于是就见蔡吉正襟危坐着凛然答道,“孤曾答应智深解救天子,不可令天子才出虎口又如狼穴。”…
贾诩被蔡吉如此一顶一时间不禁为之语塞。眼瞅着蔡吉前一刻还毫无负担地同他讨论着如何瓜分汉室江山,后一刻却又会为了一句承诺而放弃最有效的计策,贾诩实在是有些捉摸不透眼前的这个女子。话说贾诩辅佐过许多军阀与诸侯,不论对方有多暴戾、多残忍,他总能沉着应对。因为贾诩十分清楚这些个军阀诸侯想要什么。可唯独在蔡吉面前他却始终无法抓住蔡吉的心思。
且就在贾诩深感无力之时,一旁的郭嘉却是甚感宽慰。因为在他眼里蔡吉不单单是在信守同李达的承诺,同样也是在兑现昔年“不负天下不负卿”的誓言。要知道当年正是有感于蔡吉这份将臣下理想一肩担的气魄,郭嘉方才推掉了荀彧的邀请转而留在东莱出仕。而今蔡吉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