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凤穿残汉>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八节 邺城苍苍

雕花的几案上,摆着一小碗米饭,宛若珍珠的米粒上撒着些许漆黑油亮的胡麻。胡麻即芝麻,因由张骞自西域带入中原种植,这才沾了个“胡”字。不过胡麻虽少见,却比不得这碗中的米饭珍贵。因为冀州不出产稻米,粮食以粟和小麦为主。而这碗米饭所用到的稻米乃东莱郡上贡所得。事实上,东莱郡本身也不产稻米,其上贡的稻米乃是与三韩的海上贸易所得。

面对这样一碗包涵着诸多意义的米饭,袁绍一反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端起漆碗得意地向一旁端坐着的沮授笑道,“东莱郡与三韩通商已半年有余,平州却毫无反响。看来公孙度也不过如此。”

“主公明鉴。公孙度不管东莱,只因其志在他方。”沮授拱手作答道。

“哈哈,事都瞒不了公与。不,据探子来报公孙度正屯兵黎昌,而公孙赞则将大营迁往了易县。”袁绍到这里,脸上不由流露出了不屑之色问道,“公与,汝可知公孙赞到易县之后做了何事?”

待见沮授看着没有作答。袁绍便放下米饭,以嘲弄的口吻说,“公孙瓒抵易县之后,先是着人在四周挖掘十道堑壕,每条堑壕内修筑许多土丘,每座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在上面建起高楼。在中央有一个最高的土山,达到十丈,供公孙瓒居住。山上之城以铁为门,左右侍卫全被隔在门外,七岁以上的男子不许入内。公孙瓒只与姬妾同住。文书、报告等皆用绳子吊上城。他又命令妇女练习放大嗓门,使声音能传到数百步,以便向其他城楼传达命令。谁曾想,昔日白马将军,而今竟会成整日与妇人厮混的缩头乌龟。”

然而面对袁绍洋洋自得的冷嘲热讽,沮授却皱起了眉头进言道,“主公,公孙赞在易县屯粮筑城。吾等日后想要破其城池怕是不易啊。”

袁绍怎会不知公孙赞城池筑造得越坚固,他日后打起来就越费劲。然而袁绍目前无力进攻幽州腹地,因此他也就只得干瞪着眼看着公孙瓒一日日将易县筑造得固若金汤。至于缩头乌龟一说,则更像是在自我打气。不过这会儿沮授既然点穿了问题的关键,袁绍倒也不能继续装傻充愣下去。只见他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公与言之有理。而今公孙瓒龟缩城中,虽丧逐鹿中原之志,然吾等灭其也不易。如此这般僵持下去怎生是好。”

“主公莫忧。”沮授一个拱手沉声分析道,“公孙瓒大兴土木虽筑起高墙深壕,却也由此失了幽州民心,寒了将士之心。主公不若趁此时机,先拔除青州的在背芒刺。”

袁绍听沮授这么一说,不由心头一动张口问道,“汝是说青州田楷?”

“善,正是此人。”沮授颔首应道。待见袁绍露出了郑重的表情,沮授又跟着向其详细地历数起了青州目前的状况,“主公明察。田楷虽失刘备助力,然其只要在青州一天,就意味着公孙瓒在青州仍有影响,青州的各郡县就不会轻易下决心臣服于主公。而眼下青州以东莱蔡安贞最亲近主公,北海孔文举最疏远主公。据悉北海名士左承祖曾进言孔文举,建议其择一强势依附。然却被孔融处斩以儆效尤。可见其排斥之心,坚若磐石。故授以为主公此番不仅要除去田楷这根芒刺,还应当对蔡安贞与孔文举有所表示才行。”

袁绍听到孔融处斩谋士以昭告不臣服于诸侯的决心,不禁冷哼一下傲然道,“孔文举依旧如此不识抬举。那就将其连同田楷那厮一并除去。至于东莱蔡安贞,其能以女子之身出任太守,全仗袁氏扶持。如此厚恩还不足以令其感激涕零?”

“主公此言差矣。授所言之表示,不是做给蔡安贞看,而是做给青州其他郡县看的。”沮授摆了摆手道,“故授以为主公此番攻略青州,应向世人展示亲袁氏之好处,疏袁氏之代价。”

袁绍对沮授一向信任有加,此时听他这么一说,便谦逊地点头道,“愿闻其详。”

而沮授则抖了抖长袖道,“主公此番招蔡安贞来邺城,本意旨在让其出资劳军。既然如此,不若干脆一点,让东莱出兵参战青州攻略。”

袁绍一听沮授要让东莱参战,不由神色古怪地嘟囔道,“蔡安贞不过一介女流。让其治理一郡之地还勉强可行。让其出兵参战太过儿戏也。那蔡安贞岂会答应?”

哪知沮授听罢,却摇了摇头笑道,“主公此言差异。授敢保证,主公要是令东莱参战,蔡安贞会很乐意提供粮草。”

“为何如此?”袁绍不解地问道。确实,袁绍这次招蔡吉来邺城,除了彰显一下宗主的威严之外,也就是想让其提供更多的粮食而已。毕竟东莱夏收颇丰的消息早已在中原传得沸沸扬扬,而袁绍这边又在打算点齐兵马再与公孙赞大战一场,能多要一点粮食总是没的。不过先前听罢沮授一番分析,袁绍又觉得是青州攻略确实要先于幽州攻略。只是让一介女流治理的郡府参战,总让袁绍觉得有些不靠谱。

沮授见袁绍依旧是一副不放心的模样,当即提点道,“主公若以宗主之身份强压东莱出资劳军,未免给人以强取豪夺之感。青州其他郡府见了难免会有微词,觉得亲袁氏也不见得有好处。然主公要是以肃清青州为由,命东莱一起参战,那让其责粮草则顺理成章。毕竟只要能获胜,东莱参战亦能得战利品。主公此举公正严明,又有谁敢有异议。至于东莱兵的战力,主公忘了东莱还有太史子义在?”

袁绍听沮授提起了太史慈


状态提示: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八节 邺城苍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