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胡惟庸的密谋
在迁都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还没有一个结论的时候,一道道的任命书就从三省六部发出,顿时让人瞠目结舌,楚王邓辅从军倒也没什么,毕竟皇子从军也不是首例,晋王邓瀚和魏王邓裕还各自掌控着一卫精锐呢,反倒是齐王邓尊主政关中,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现在长安城还没有打下来,但是谁都知道,破城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区区一座外无援兵的长安城又怎么可能挡得住六十万邓军呢?
皇子主政一方却是第一例,邓昇一共有五个皇子,三个从军,而之前,唯一一个能够参与政务的就只有太子邓灏,现在又多了一个齐王邓尊,而且一旦邓尊主政关中,谁知道邓昇会不会把关中的兵权都交到邓尊手上呢?所以有人想这会不会是邓昇担心太子邓灏羽翼丰满,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从而扶持邓尊与邓灏抗衡?甚至是想以邓尊取代邓灏。
宛城城东,武陵郡公府,这是尚书令胡惟庸的府邸,在结束了一天的政务之后,胡惟庸便将自己的心腹,新任工部尚书刘健请了过来。
“相爷,你说陛下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让齐王主政关中呢?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书房内,刘健向胡惟庸问道。
胡惟庸笑了笑,说道:“陛下高瞻远瞩,又岂是你我能够看透的呢?不过这或许也是你我的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刘健不解的问道。
“满朝文武皆知,本相与太子不和,倘若日后太子登基了,本相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向齐王靠拢,助齐王扩大势力。”胡惟庸小声的说道。
但是胡惟庸的这一番话,却把刘健惊得不轻啊,说道:“相爷,你是说我们要扶持齐王登上大位?”
“有何不可?齐王亦是陛下亲子,这大邓的江山,齐王为何不能坐呢?”胡惟庸笑了笑,说道。
“可是齐王并不是嫡长子啊!”刘健说道。
胡惟庸摇了摇头,说道:“当年陛下也不是嫡长子,齐王虽说在众皇子中排行第四,但是却也是皇后嫡子,与太子一母同胞,论身份地位,比之当年的陛下还要强上几分,为何不能觊觎大位呢?”
刘健想了想,说道:“虽说如此,但是太子居东宫十数年,根基稳固,而且太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满朝文武称赞信服、羽翼丰满,齐王如何能与太子抗衡呢?”
刘健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邓灏十九岁当上邓国太子,居东宫十几年,深受朝野内外的拥戴,而且为邓昇处理朝政多年,无论是声望还是手段都不是初出茅庐的邓尊可以比拟的。
“不然!”胡惟庸摇了摇头,说道:“其实齐王的能力并不逊色与太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何以见得?”刘健反问道。
胡惟庸说道:“你可知齐王年岁几何?”
刘健想了想,回道:“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齐王是乾元十一年生人,今年二十有二。”
“那你可还记得太子、晋王、魏王是出仕之时年岁几何?”胡惟庸又问道。
刘健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下官倒是不太清楚。”
邓灏、邓瀚、邓裕出仕的时候,刘健还在当太守呢,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中央,他怎么可能知道呢?
胡惟庸说道:“太子是在乾元十八年的时候出仕,那年太子十八岁,晋王和魏王是乾元十九年出仕的,那年晋王和魏王才十六岁,而如今齐王二十二岁才出仕,相比之下,已经很晚了,而且当年太子刚出仕的时候,陛下只允许其在三省六部行走,并无实权,而晋王和魏王当年也只是陈国公麾下小卒,但是现在齐王一出仕便主政关中,可见陛下对其能力的认可,依本相看来,陛下之所以迟迟不让齐王出仕,就是为了压制齐王,由此可见,齐王并不简单,甚至比之太子还要强。”
刘健细心一想,觉得胡惟庸说得十分有道理,如果邓尊的能力与邓灏几人相差无几,那按照邓昇的性子,几年前就应该让邓尊出仕,而且无论从政还是从军都需要从低做起,哪会像现在,邓尊一出仕就直接主政关中,独揽关中大权,这十分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邓尊能力很强,邓昇相信他能够收拾好关中这个烂摊子。
“那相爷,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帮助齐王呢?又如何激起齐王夺嫡的野心呢?”刘健问道。
正如胡惟庸所言,他与太子邓灏之间的矛盾,世人皆知,而作为胡惟庸一党的自己,肯定也被太子邓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邓灏一旦登基又岂能容得下他们呢?要知道现在的邓国人才辈出,比刘健和胡惟庸强的人比比皆是,没了胡惟庸和刘健,马上就会有其他人顶替他们的位置的,为了将来着想,他们也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胡惟庸说道:“此时并不是夺嫡的好机会,如今齐王刚刚出仕,根本无法与太子抗衡,我们要做的是,为齐王培养势力,徐徐导之,待时机成熟之际,才是出手的好机会,如今陛下春秋鼎盛,依本相看来,陛下就算再活十几二十年都不成问题的,皆是太子也是年近半百之人了,而齐王正好年富力强,又掌控关中沃土之地,方可有胜算。”
刘健点了点头,现在邓尊孤家寡人一个,如果这个时候流露出对皇位的野望,恐怕邓灏一出手就能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那相爷认为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