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古籍重新修订?
胡广吃了一惊,随即又涌出些喜色,这可是流芳千古的大事业啊,想不到陛下竟然有如此宏图伟志。
“自西周以来,百家争鸣,古籍浩如烟海,若全部修订,恐怕举国之力,也要几十年的功夫,才能完成。”
不是胡广推脱责任,实在是工程太过于浩大了。
“无妨,上至三公府,下至太学和各官学,或者是林间隐士,只要你看得上的,尽可以推荐上来。
可入职翰林苑,也可挂职,负责其中一本古籍即可。”
这条件放得还真宽,如此一来,信心又大了许多,只是有才之士,只怕没几个愿意入职翰林苑这般清闲之地吧。
“翰林苑都是饱学之士,朕想着增加翰林苑待诏,专门负责起草诏书。”
胡广浸淫官场多年,自然知道起草诏书的都是皇帝近臣,哪怕级别不高,也能让人趋之若鹜。
“若翰林苑规模足够,朕想将之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翰林学士苑,常驻兰台,负责史书编撰和古籍修订。
另一部分为翰林供奉,常驻玉堂殿,负责机密诏书起草,协助科举考试,朝廷修订制度时以为参考等等。”
刘志每说一样,胡广的眼睛就亮了一分,到最后,他的眼中已经满是兴奋的光芒。
几番沉浮,大起大落,胡广痛定思痛,原先的争名夺利之心早已歇的大半。
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波诡云谲的朝堂斗争,这个翰林苑清贵无比,身在朝堂而又不沾是非,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
“陛下圣明,翰林苑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
作为四朝元老,他的政治嗅觉无比灵敏,立刻敏锐地察觉到,翰林院将成为朝廷重臣的培养之地,而他,将成为人人尊重的导师。
“还有,当年邓太后所办的宫学,如今已然乌烟瘴气,朕打算交给翰林苑来重整,并负责讲学。
以后皇室宗亲子弟,以及陪读,都必须经过严谨的考核,冥顽不灵者,汝有权开除。”
意外之喜真是一浪接一浪,胡广突然觉得,自己时来运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臣惭愧,曾位列三公却尸位素餐,愧对陛下啊。”
胡广脸上的愧色很真诚,不再如当日初见般油腻虚伪,“蒙陛下不弃,臣定当洗心革面,兢兢业业死而后已。”
刘志颔首笑道,“此次是梁不疑一力推荐,朕经过多方考虑,这才决定下来的。”
梁不疑自身难保,本该明哲保身,但却冒着风险举荐他,这份情谊让人动容。
两人互为知己,惺惺相惜,但梁不疑的性格更质朴,重情重义,做起事来不计后果。
一番交谈胡广热血沸腾,这几十年来,他在儒林薄有名声,加上位高权重,可谓朋友满天下。
他很有信心,只要自己出面,一定能广邀贤士,将翰林苑办成大汉的文宗之地。
二月间,翰林苑入驻玉堂殿,为陛下之供奉的消息,便已经不胫而走,传遍了天下。
太学院被胡广提前挖了好几个墙角,弄得国子监祭酒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扬言胡广只要再敢踏进来一步,就要与他单挑。
就连三公府的属官,都被他这个老上司给撬走了十几个,各官学更是风声鹤唳,严防死守,生怕被胡广把人给全拉跑了。
好些隐居山林的大儒,都被胡广三顾茅庐,死乞白赖地给请了过来,成了镇场子的大神。
刚开始,许多人都不愿意,见到胡广来了便避之不及,可后来消息一传开,很多世家都想把自家子弟塞进来。
这可比当郎官强多了,又清贵又能常在陛下面前混个眼熟,谁不眼热。
可惜胡广开出来的条件很苛刻,必须要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无论经学、算学、或者诗词歌赋都成。
经过几个月的精挑细选,加上翰林苑以前的旧编制,规模扩充到了一百多人,已经自成体系。
翰林苑改称翰林院,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修撰、编修、典簿、检讨、待诏各若干名。
其中最普通的便是编修和典簿,名额不限,主要都是些后学末进的年青学子。
黄琼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了沉默,甚至有太尉府掾属和御属跳槽翰林院,他也好言好语的送出门,没有丝毫为难。
许邑与他私下里商议过,二人均认为翰林院不足以与尚书府和御史台相抗衡,应该属于独立于各方势力之外的机构。
而天子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所以他除了暗中积蓄势利之外,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第一次全国统一的童试上。
今春的头等大事是恢复民生,官府给受灾的百姓借贷了口粮和种子,并督促春耕的进行。
各地的河道和沟渠,从冬天开始就在不间断的维修,由于年成不好,虽然只提供两顿杂粮粥,偶尔加两个糠面饼,但仍然有许多百姓趋之若鹜。
其实百姓们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勉强果腹就行了,谁真的愿意去造反啊,还不是活不下去吗。
各州、郡、县的农官和官吏,甚至出面劝说本地豪绅,捐赠或者借贷一些粮食给官府,将来会在田租里面扣除,以期能度过难关。
百姓们惊讶地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们,居然亲自跑到乡间督促,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各乡各亭各里的皂吏,更是恨不得每天睡在田间地头,也幸好老天保佑,整个春季都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