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战侦察兵>第十一章 大军要过江

陈老四在伪军营地里一顿瞎指挥。让机枪调转了枪口,命令所有士兵检查擦拭了枪支,他又挨着个儿的检查了伪军们的内务。结果发现十几个伪军昨天的臭袜子没洗,当场抽了这几个倒霉蛋每人几鞭子之后,让这几个小子现场蹲到院子里洗袜子。

好嘛,本来还挺平静的军营,自从他们这队皇军来了之后,立马鸡飞狗跳,每一个伪军都动了起来,这个营地倒是出现了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

袜子也洗完了,房间也收拾干净了,枪也擦干净了,陈老四正准备组织伪军们做一次半夜实弹she击演习的时候,城里头报信的伪军来了,团座清叛遇阻,需要所有伪军团的部队全都过去支援。

看着可怜巴巴望着自己的伪军营长和报信的伪军,陈老四略微有点遗憾的砸吧了一下嘴,“你们的,全体集合,立刻前去支援吧!尽快清剿完叛军,然后到司令部,去向铃木太君报告!”虽说没搞成午夜的实弹she击,确实挺遗憾的,可他们今天晚上就是来占领这座伪军军营的。自己人太少,伪军人多,这场仗难打,陈老四心里都清楚。伪军能主动撤出去,这显然是个好事儿,他再遗憾,也不能阻止。

全体集合去支援?伪军营长实在搞不懂这位太君是怎么个意思了,“太君,我们要是全都走了,那这个军营怎么办?”本来听到汇报之后,伪军营长是准备出动一半人手去支援的,可听太君的意思,是让他带着他的营全都过去,那这营地怎么办?这可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免得将来受处分。

“你们的去支援,营地由皇军替你们防守。快去!快速的清剿叛乱!快!立刻行动!”

眼瞅着这位太君要急,手已经握住刀把了!伪军营长再不敢怠慢,把哨子一吹,集合了队伍,跟着报信那人就跑出去了。这还真多亏了那些位太君半夜过来检查,要不然,他哪儿那么容易就把人带出来?

柳七带着人就隐藏在伪军营地的两百米外,伪军们离开营地,柳营长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计策应验了?由于还不能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保险起见,柳七还是派了一个士兵过去打听。时间不大,探听消息的士兵就跑了回来,伪军们进城增援了,营地已经被陈老四他们控制住了!

好!柳七兴奋的一拍巴掌,带着战士们就跑进了伪军的阵地。伪军阵地里有四挺重机枪,轻机枪伪军都带走了,剩下的重机枪不好拿,就留到了军营里,现在算是便宜了柳七。

“把重机枪的枪口,全都对着后面!陈老四,你带十五个人,把那三条船开过江,师座那边需要船!”五百师全都要从这里过江,虽然不知道师座在那边找到了多少船,肯定也没有能一次把全师都带过江的,能多这三条船,总是好的。

长江对岸。小镇上硝烟刚刚散尽,五百师duli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镇子上的一个伪军团以及鬼子的一个小队,顺势解放了这个江北的小镇。

柳七带的人少,又是化装成了i军,轻松混过i伪军的眼线,顺利到了对岸。五百师近两万人马,全都化妆成i军,根本就不可能。想要过江,除了强攻,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好在为了筹备大战,冈村宁次把这附近的鬼子全都抽调到前线去了,江北的这些城镇,守军就基本上都变成了伪军。

此次进军序列,duli旅拿到了前锋的重任,把个张二孬可是乐得不轻。张旅长整天想着的都是如何出名露脸,这回终于逮住机会了。本来按张旅长的意思,他是想要一路打到江对岸的,只是师座有令:全师必须要隐蔽行军。张二孬这才收敛了xing子,低着头,勤勤恳恳的领着队伍在田野河道中间埋头穿梭。

这是江边最后一个小镇,必须拿下,才能占领渡江的码头,高全命令张二孬,必须尽快拿下小镇,占领渡口!

张二孬憋着一股劲儿,duli旅也憋着一股劲儿呢。别人当先锋的时候,都是大张旗鼓,打得热火朝天,一场恶仗挨着一场恶仗的打,轮到duli旅了,就除了赶路,就是修路了。如今好不容易摊上有仗可打了,他们还不得好好表现一把呀?

渡口镇的一个几百人的伪军团,再加上一小队的鬼子,怎么能挡住立功心切的duli旅?duli旅两个团,分左右两个方向,一个冲锋就冲进了镇子。伪军团一触即溃,伪军们四散奔逃。就是那个鬼子小队倒是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只是在常占奎和吴老三两位团长拿着盒子炮,亲自上阵督战的情况下,还是很快就被全歼了。

小镇被占领,接下来就是征集船只。听说是zfu的军队要过江打鬼子,附近十里八乡的渔民水手们,纷纷划着自家的小渔船,过来帮忙摆渡。一时之间,江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大大小小的船只,似乎充满了江面一般。

这边闹出这么大动静,江那边却好像是没有一点反应一样。不对,要说没有反应,也不完全对,夜空之中,隐见对面星星点点的一闪一闪,似乎是有枪声隐隐传来,好像是对面的岳阳,正在进行一场规模还不算小的战斗。柳七就带过去那几个人,竟然闹出这么大动静?高全站在江边极目远眺,心里头还真是有几分好奇,不知道他的侦察营长是怎么做到的。

岳阳终归是i军曾经的驻扎地,江面上还是有几艘巡江小火轮的。长江上摆开了几十上百条的渔船,鬼子的小火轮“呜呜”叫着,开过来找事儿来了。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大军要过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