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1065章 不同的未来

“外相阁下,币原阁下。”广田停住脚步。

三人虽然都是横跨大正与昭和时期的日本政治外交家,也都出任过外相,但彼此间联络并不多,所以广田有些纳闷,他们约自己来这里做什么呢?

重光葵让他坐下,又让人端上茶水才打开话匣:“广田君,马六甲(日军将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共同视为马六甲战)的消息,他们告诉你了吗?”他口中的他们,自然是死硬的军部。自从兵败汉城,军部就采取越来越严格的消息封锁制度,大肆没收收音机和私人无线电,还严禁传播任何中国空军投下的传单,反散播谣言者立即逮捕。因为是外相,重光葵还能知道些军队的事情,但很多边缘人物已经很难再得到及时准确地消息。

“昨天陆军的朋友阁下来拜访过我。”广田没说是那名陆军将来拜访他,只是点点头心情沉重。山下奉文一个错误地命令,令十四万日本年轻人和上万侨民全部被报复性杀死的消息太震动了,要是在国内传开绝对会引发大地震。所以他不愿多谈这件事,双手合十抱住杯子,捂着手问道:“外相阁下找我来就是谈这件事吗?恕我直言,战争进行到现在这种地步,只能让军队自己来收场,我们再说什么都晚了。”

“不不,还请广田君振作起来。”币原听他似乎不愿再管,连忙摆手:“外相请阁下来,就是寻求结束战争的办法。”

“结束战争的办法?”广田低着头,端详着茶杯里的清水。对重光葵用“办法”这个词取代“投降”也颇为不屑,心里暗暗嘀咕:“早干嘛去了?如果开普敦会议前投降,英美一定会施压北京,但现在......美苏开战迹象明显,还主动让出东北亚和西南太平洋。所以除非日本答应极为苛刻的条件,否则即使投降杨秋也会当做没看见。”

“广田阁下,帝国已经到了存亡的悬崖边,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站出来力挽狂澜,不能几千万臣民受苦了!”重光葵没注意到他的神色,慢悠悠说出详情。原来,上次他在御前会议提出派人去中国媾和的建议被军部否决后,就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多次出入皇宫劝说裕仁。原本裕仁还非常犹豫,但马六甲再拜。十几万士兵和侨民因军部错误的作战计划被报复性处死,裕仁也意识到如果再打下去,恐怕会死伤更大。但他又迟迟不愿意放弃“只要守住本岛,坚持到盟友反攻就有希望”的想法,所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重光葵派人秘密接洽杨秋。重光葵当然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但中日两国矛盾互不信任,所以他手边缺乏了解北京的人,所以思来想去就只有与杨秋打过交道的广田弘毅最适合。

说出让广田作为特使秘密接洽北京的想法后。重光葵紧张的看着广田,生怕对方拒绝,连手里的茶杯越来越冷都没发觉。

广田弘毅沉默着,心里很不想掺和这趟浑水。因为离开决策圈后。反而能让他以旁观者的视角把日本内外看得更加通透。他已经很清楚,杨秋对日本的仇恨到底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把日本视为大敌!不是甲午,不是满蒙更不是台湾。是因为日本提出的“亚洲共荣”与他提出的“和平发展的亚太”存在着根本冲突。这并非民族仇恨,也不是理念冲突,而根本是国家利益的最核心对抗!一个国家要崛起是很难很难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所以辛亥年起,杨秋先是拉拢急于扩张的德国,然后转手又把德国出卖充当英国人的打手,最后又借gc主义引起资本主义国家恐慌的机会主动充当英美的东方屏障,耗费国力打击苏联,还主动积极的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做出乖宝宝的模样主动限制海军规模。

即使在世界经济危机英美无力远征欧亚的时期,他也没有激进,而是先在沙特以数亿人口需要石油为借口,试探英国的反应,然后又在南洋挑动荷兰这个破落户。但他还是没动手,一直隐忍着!甚至在日本苏联开始扩大武装时还不断缩减军费,摆出专心发展国内的假象。

直到德国重新武装......。

然而仅仅是隐忍还不够,因为中国要崛起,就不能有一个临近却又无法掌握的强国。他可以接受欧美对亚洲其它国家施加影响,甚至可以接受在亚太地区和欧洲进行一场直接的战争,但却肯定不会让欧美在亚太拥有一个具备遏制挑战他的盟友,这就是底线!不仅是杨秋,包括将来的中国政治家也无论如何不会接受一个倒向欧美的日本!毕竟欧美太远,他们再厉害,也不会天真到认为能在中国家门口打赢战争。

除非,他们在中国门口有一个能够给北京制造很大麻烦的盟友。

所以日本越是强大,尤其是还拥有一支占领琉球库页岛,能全面封锁东北亚进出太平洋通道的世界级海军后,就越让北京无法容忍。所以当日本在三十年代迅猛增强海军实力时,他却一边保持“弱势海军”一边加强航母航空等新技术,让日本和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海军挡不住日本。可笑的是,战前军部蠢货们竟然也以为中国海军是“刚会走路的小学生”自以为杨秋会容忍他们打败鬼畜占领东南亚,最后在默认“亚洲双柱”共同对付白人实现“亚洲共荣”观点。

所以他明白,即使现在去北京,也肯定会被百般刁难,因为杨秋需要一个完完全全投靠他的非正常化日本,而不是一个完整,很可能随时倒向欧美的日本。因为太清楚,英美对中国在亚太的扩张已


状态提示:第1065章 不同的未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