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辛亥大英雄>第四七三章 暗战开始

碧海之上,醒目的太阳旗随风飘扬。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基隆港外20海里,紧急从佐世保赶来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携姊妹舰榛名号舰艏向南,旁边6艘驱逐舰环绕摆出攻击阵型。甲板上训练有素的日本海军水兵目光森冷,因为从那场旷世海战后,他们就坚信自己是这片大海的唯一主人,即使陆军闹出510事变,还杀害多位老海军军官后都没怀疑过这个想法,但今天被他们认为是手下败将对手,却一反常态耀武扬威出现在了这里。

在他们头顶,两架海军型麻雀侦察机大摇大摆从旗帜上空掠过,连阳光都遮不住刺目的闪光灯。难得有这个机会,海军飞行员们自然要把下面这个大敌拍个透彻。对这些小蚊子日本舰队因为出来匆忙没带飞机,所以只能眼睁睁看他们乱窜。不过谁都没在意这些“苍蝇”,日本水兵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15000米外那几艘灰影上。在那里,3艘安海级大型巡洋舰同样毫不示弱的扬起炮管,l50305毫米舰炮虽然口径比对方小,但数量却占据明显优势。何况从青岛打捞起来并修复,还安装了同型号美国舰炮的筑波号巡洋舰同样有不小威力。只是筑波号的出现显然刺激到了对面舰桥内的日本军官们,目光在对手和前面手持望远镜的铃木贯太郎参谋长身上来回摆动。

舰长岛内恒太大佐更是捏紧扶手,手背上青筋鼓突。打破沉默:“将军。”

参加过日俄战争,身为日本第二舰队参谋长,有着鱼雷战专家美誉之称的铃木贯太郎微微动了下身躯。他日本海军仅次于天才参谋秋山真之的将领,后者年初去世后海军内部一度有传言让他出任总参谋长,但由于在舰队总体作战上还有欠缺,所以才没有成行。但这不代表他不知进退,和鲁莽的陆军相比。日本海军自从东乡平八郎后就一直自认头脑冷静。

耗资数百万的战舰挂上敌人的旗帜,这个敌人还是手下败将,羞辱!铃木贯太郎毫不避讳内心的想法。但他也知道目前自己这边并不太占优势,问道:“大佐阁下,你认为开战后机会有多大?”

“我们有10门35公厘舰炮。火力上更占优势!”岛内恒太大佐信心十足:“我认为,我们有机会在五轮内完成跨射。”他说这番话时,身后军官们都纷纷露出自信的表情。说实话,铃木贯太郎很想开战,虽然数量上少2艘,但日本海军所拥有的经验可不是对面23年后才首次拥有大型军舰的支那海军能比的!差距并不大的情况下,决定战争胜负的肯定是人而不是武器,所以他相信只要开炮最终胜利的肯定是自己。

但是他扭头问道:“大本营有消息了吗?”

通讯官摇摇头:“报告将军,还没有。”

清晰地答复让大家有些失望,铃木贯太郎更清楚国内现在暂时不想冲突。因为德国失败了!欧战结束,利益分配,新世界次序等等这些问题才是目前最主要的,尤其是利益分配更攸关日本能获得多少战争红利,这个时候要是和中国打起来。即使以最快速度结束赶去欧洲,恐怕也剩不下半点残渣。

真可惜啊。

安海号上,信号旗手不断挥舞旗帜,严令日本海军离开中国领海。亲自率队的程璧光也叼着粗大雪茄,和王光雄并肩站在司令塔内,额头上微微有些潮热。心中反复算计双方的实力,说道:“筑波号不能算。我们三艘27门305舰炮,对面是20门356舰炮,数量和威力应该能抵消。日本还在使用英国老式穿甲弹,引信敏感容易早炸,我们用的是美国穿甲弹,这点上我们占优,人员上。”

“训练强度相当,但他们海战经验丰富,我们稍微有些经验的还都去了大西洋护航真不能比。”王光雄自嘲的笑笑,但他也不怵金刚级:“我们数量和舰炮也不弱,要说他们能完整无损从老子面前退走,我是怎么都不信的!”

和王光雄比,程璧光经验要丰富多了,笑道:“王胡子,没真看出来,这几年你胆子还真是大了不少。”

“那也是总司令支持让我们有家底了,要是继续开炮舰,我早躲得远远的了。”

“哈哈。”程璧光被他逗乐了,指指对面的日本海军:“照我看,这回是没机会锻炼了。他们也不是傻瓜,德国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大家都在想怎么瓜分好处,这时和我们打起来岂不是自找没趣。”

王光雄笑笑,哪会真希望现在就打。海军这几年的确增加了不少家底,可与久经沙场的日本海军比差了不是一点两点,这回若不是因为《民八条协约》中限定台湾移交时间,还根据约定早早拆了基隆的岸炮防御设施,而且日本海军收缩后在这里只驻扎了两艘驱逐舰和几艘炮舰,加上又打着人道主义视察的名头,海军是怎么也不敢让杨秋冒险进入港区的。

“报告。台湾号已经离开基隆港,总司令和副总参谋长已经确定随舰离开,正在向三都澳前进。”通讯官的声音让两人悄悄松口气。只要杨秋安全离开,真要打起来他们也能无后顾之忧了。所以程璧光看看表,回头命令道:“通知各舰,三小时后撤离。”说完扭过头瞪一眼2艘金刚,喃喃自语:“快了!等欧洲那边消停,咱们这边总归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场仗我们和日本谁都跑不掉。”

王光雄用力点点头。

杨秋不知道海军已经存了挑战日本海军的心思,此刻他正和蔡锷一起观看舰载机起飞作业。由于上次交付时只是雾里看


状态提示:第四七三章 暗战开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