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8年,因为老康迟迟没有下决心再立其他人做太子。夹答列伤
樱儿认为老康正在反省立太子的制度。明朝的太子都是一个宫廷豢养的动物,或者说是宠物。他们“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这是曹孟德的名言),在即位前是没有任何实权、也不接触任何朝政的。这是防止朝臣与他们结党。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他们即位后,有可能根本不懂朝政,作为一个最高的决策者,这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老康早早立了太子,让所有人都知道国家的正统所在。
但问题是,老康活得太久了。
太子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出落得文武全才。他到了现在,已经四十岁,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可是老康还没有死的迹象。
就是说,太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对于太子来说是心理的折磨。(这可不是抬杠,放眼二十一世纪,高度发达的英国,当了六十几年的那位太子(王储),还没有即位的迹象,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的国家,国王只是一个象征,于是他可以去做生意,去看心理医生,和正经的太子妃离婚,和初恋情人结婚。但任是这样,仍然有多数公民们认为他应该让他儿子即位。现代社会的太子都是如此难当,更别说封建时代的太子)。
老康在现有的这个体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选任何人当太子,都会是同样的结果。
另外,老康的儿子太多了,而且这些儿子身上都有差事,这本来是为了历练儿子们,以后可以辅佐太子的。但是这些儿子们因为办差就自然结交了外臣们,形成自己各自的势力。
还有,既然“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理所当然的,“不想做皇帝的皇子就不是好皇子了”。现在这些“好皇子”们又是高智商、高学历、高手段、高能量,所以上层的争斗简直是精彩纷呈。
老康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局面,赢得时间来对既有的体制做些改变,抑或是补救。所以任何其他人选都是不合适的。老康要找个台阶来弥补他犯下的错误,就是在没有一套成熟的替代方案的情况下,盲目的或是意气用事地作了一个决策,使自己陷于被动。
这和现代企业或组织非常相似,永远不要只向老板提议现行的运作模式的不合理。5你必须同时有一套替代的、经过验证的方案。
“好皇子”中间,灰太郎在朝中的势力最大,但是他们只想到自己的替换方案。且不说他们的方案如何,但是咄咄逼人的气势,就让老康深感不安,于是老康找了种种借口予以否认和推脱。
所有人都简单地认为,太子的确不太胜任这个职位,那就让有才有德的人来替代。早日定下正统,那么新太子就可以协助老康稳定局面了。
但是对于老康来说,没有设计出一套全新的体系来替代旧的,规避旧体系中的缺点,那么任谁坐到这个太子的位置,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个局势只有胤禛真正看清楚了。他于是向老康举荐了废太子。并不是歌颂废太子有多么了不起,而是他老爸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维持局面(国家不能乱),赢得时间重新布置。
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并没有私心,他是对事不对人。
另外就是太子自己,他一废后不久,一再对前来轮流看守他的兄弟们说,老康说他全部的罪行,也许有道理,但是有一点,他绝对不会谋反、忤逆犯上。请兄弟们务必要让老爸知道。
九阿哥听了这话,力排众议,说一定要将这句话转告老康。
当时三阿哥为首的其他阿哥们还责备九阿哥立场有问题,后来还是四贝勒站出来支持了九阿哥。
当时四贝勒已经为了十三的事情开始了调查,知道这里面不简单,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有了这些前提,他当然会支持九阿哥让太子有个辩解的机会。但九阿哥不同,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兄弟情谊。
樱儿还是对九阿哥感叹了一番。
九阿哥对所有的亲人、朋友都是一片挚诚的,而且还会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难怪到最后他会为了八阿哥而死。
但是,这件事又恰恰说明了四贝勒和他的交情真的不错,怎么最后会去毒死他呢?唉,历史和记录也许根本就是两回事,政治又更是另外一码事
樱儿想,若是我有能力,我要坚决制止这种事情。
于是老康向所有人放出了信号,说他梦见了他的祖母和废太子的生母,觉得对不起她们。接下去是如何将废太子弄出来的问题。
于是三贝勒的态度来了个大反转,他告发老大用巫蛊魇了废太子。但是老三却犯了个同样的错误,他是对人并不对事,他以为这样就乘机可以拔掉老大,但与此同时却让老康彻底否定了他。
当然有了老三的告发,那么老大就注定要完蛋。因为这些事不需要司法公正的,于是人赃并获(什么人什么赃并不重要)。
老康圈禁了大阿哥,大阿哥集团眼看要倒,于是八贝勒灰太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老康要重新洗牌,他要决出最后两大阵营,他好从中权衡取舍。当然,他还有很多儿子也逐渐成年,为什么不为自己赢得一点时间来好好观察考验呢?
于是在48年底复立太子,并且加封了一大批皇子。
三贝勒加封诚亲王,四贝勒晋雍亲王,连九阿哥和十四都封了贝子。
这件事的赢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