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宋王>第三四五章 林指挥使
,比如韩琦之流。更是以狄青是武人为由,多有攻讦。

除此之外,后来金国入侵的时候,其他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无力阻挡女真铁蹄。

唯有种师道等人率领的西军多少有些效果,一定程度上阻击了女真大军的入侵。只是大势所趋,但凭已经七零八落的西军,想要力挽狂澜几率太小。加之西军擅长在西北山地野战。平原作战不太适应。最终,北宋难逃亡国厄运,西军也就此折在汴梁,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此时。府州折家百年传承,长久不衰。清涧城种家正处在鼎盛时期,范仲淹、狄青、种世衡等人在西北治军的的影响尚未消退,西军依旧是实力强大的大宋第一精锐。

铁面宗主对西军了如指掌,感情深厚。对眼下的局势更是清楚。林昭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很难!通过正常手段是没有可能的。赵宗实一家三代谋划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怎么愿意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皇位呢?

或许汴京宫廷这边的谋划会起一些效果,宫廷政变是一种方式。但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最坏的打算便是采用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总而言之,不管将来如何打算,采取何种方式,积蓄实力都是很必要的,军政两方面必须要双管齐下。

尤其是军中。没有军方的支持,何以成大事?枪杆子里出政权,千古不易的道理。古代争夺皇位更是如此。

京营禁军牢牢掌控在赵顼手中,虽说某些地方想想办法也是可以的,可也只能在某些关键时候使用,效果相对来说也很一般。对大局没有太大的帮助,无法给予更多明显支持,所以还是要在外围想办法。

至于其他两支精锐,河北军主要是用来防御契丹,实力如何先不说。而今根本就插不上手。不管是自己还是林昭,与河北军都没有什么交集,何况而今韩琦是河北路宣抚使,有那只老狐狸在。着实不敢轻举妄动

能于京营禁军一较高下的也只有西军了,自己和林昭都与西军有渊源,有联系。林昭这次前去西北作战是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林昭在西军之中已经有个很重要的关系,自从折文芯嫁入威远伯府的那一日其,实际上府州折家已经骑虎难下,将来必须要支持自家姑爷。说起来林昭似乎对种家有恩。只是这份恩情相对来说很淡薄,跟确切地说,可能是种家对林昭的一种愧疚。

关系是有了,却还不够深入。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扩大这种关系优势,并且深入到更多更广的地方,更多的人。

虽说自己有一些力量,可毕竟已经时隔多年,加之一些特别的原因,铁面宗主不太确定一定能够成功。事关重大,绝对不能冒险,必须要谨慎。再者,即便是自己出面,那人也未必会全心全意帮助林昭。

最好的方式还是林昭自己积累战功,走上高位,掌握兵权的同时,提升威望,不断加强实力。有朝一日,当实力可以与赵顼一较高下的时候,便是振臂一呼,风云突变之时。

至于这个时间到底要多长,铁面宗主很希望尽快到来,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年都熬过来了,多等几年又何妨?

很快,林昭的任命便下来了,前往庆州担任指挥使。

宋军编制,一般以物五十人为一队,二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指挥是基本作战单位。

林昭担任指挥使,也就是说手下有五百将士,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是个有名号的小将领了。毕竟他是第一次领兵,虽说是伯爵,担任过县令,六部郎中等官职,但在军中并无履历。

若非是因为出使吐蕃,与军事沾边,骤然让他担任指挥使已经算是破格了。对此林昭没有意见,要知道刘昌祚在军中混了许久才只是个指挥使,自己这边一涉足有此基础已经算是不错了。

起点已经不低了,将来只需要不断努力,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故而对于这个安排,林昭算不上特别满意,却也没有任何意见。

至于赴任的地点庆州更是没话说,毕竟自己有过在荔原堡和大顺城作战的经历。延边诸路中,对环庆路最为熟悉。何况李复圭就是从那处逃脱了,对于一心想着要报仇的林昭而言,庆州无疑很合适。在那里遭受的屈辱,也将在那里找回面子。

庆州目前的主将是王韶,李复圭叛逃了,固然有他的失误,可着实不能怪王韶。在李复圭一手遮天,党羽林立的庆州。想要稳住局势,不发生哗变或者动荡已经难能可贵了。

如此处理,赵顼已经十分满意了,对王韶的能力也是多有赞许。目前也对他多有赞许。环庆路的军事已经全权交给王韶掌管。

对于即将要面对的上司,林昭还是很有好感的。李复圭是自己的大仇人,王韶在庆州的作为也算是帮自己报仇的,林昭多少有些感激。再者,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宋朝与吐蕃的熙河之战就是王韶指挥的。这可是北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开疆拓土,王韶的能力与名头不言而喻。

何况庆州还有景思立和刘昌祚,而今彼此之间都是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彼此之间多有照应。作为此战统帅的陕西路宣抚使韩绛更是老熟人,多少能够得到一些照顾,所以林昭对这一趟西北之行,心态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

熙宁四年春,正月二十,春寒料峭。

汴河


状态提示:第三四五章 林指挥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