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很感动,沈括有心了,知道自己前往绥州和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故而特意赶制神臂弩,好让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这份情意,林昭谨记于心。
沈括这边紧赶慢赶,制作出了二十架神臂弩,数量不多,但威力绝对没的说。此去绥州,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有这样的神器在手,说不定会有帮助,总归是有好处的。
临走的时候,林昭想起了另外一样神兵利器,那就是床弩,准确说是宋朝时期的三弓床弩。
前世有看到过资料,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制造方法,但是林昭相信,只要提示出来,沈括总归是有办法的。还有那个叫李定的工匠,更是心灵手巧,如此重任就交给他们了,结果让人拭目以待。
北宋时期尚属于冷兵器时代,火药虽然唐末已然被发现,可直到南宋时期才被运用到军事领域。警校出身的林昭自然知道火药的配方,多几次试验估计也能搞定,但林昭并不打算这样做。
在西北的这些日子,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处,因此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如果过早地进入火药时代,战争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将会更加可怕,伤亡也更加惨烈。林昭并不想这样,何必因为自己的一念之私,导致生灵涂炭呢?再者,科技的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当徐徐图之,何必非要揠苗助长呢?
促进整个时代本身已经有些的一些东西,抑或是方便民生的发明这都可以。比如湿法炼铜,比如启发沈括飞鸟图的制作。值得一提的是,沈括这边已经开始制作全国地图,将来要献给皇帝,想来就是那副传说中的《守令图》,只是完成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但是在军事领域,涉及到杀人利器,就必须要慎之又慎了,林昭是个善良之人。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时代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提出建议。比如神臂弩和三弓床弩本身就是宋朝时期的东西,自己不过是用历史影响历史而已,并未超前。
其实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只要沈括能够完成,最终将这些兵器普及到了军队之中,成为制式兵器,宋军的战斗力也能够提高许多。至于火药,等到百年之后再说吧!对于林昭和大宋百姓的损失。可能就是看不到璀璨的烟花,仅此而已。
在延州注定只能是小驻,接下来经过清涧城之后便要前往绥州,开始唇枪舌战的和谈。然后离开延州之前,有一件事必须要处理妥当。
那就是李东林,以及那支神秘的商队,到底该如何处置?将他们放在延州?说不定地方官就会将他们当作奸细处置。林昭并不想冤枉好人,故而想要负责到底。可就此放了,似乎也不妥当,万一要是成了漏网之鱼。那可就麻烦了。同时林昭隐约觉得,这个李东林以及他的商队似乎有些用处,只是到底该怎么用,能用在哪里,他自己却说不上来。
随后的消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西军的斥候探查到一条消息,西夏方面有大人物会前来绥州。
大人物?多大的人物?林昭不禁心里嘀咕,他们的国相都已经被俘了,难不成此人比梁乙埋更加尊贵?貌似整个西夏,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两个人。无疑是梁太后和国主李秉常了。开什么玩笑?西夏小国主和他妈会来绥州涉险?林昭轻轻摇摇头。
旋即心里想到,绥州要进行的是宋夏两国之间的和谈。西夏方面肯定也派出了比较重要人物前来,估计就是所谓的大人物,只是被小题大做了而已!
于是乎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莫非李东林的那位货主来了绥州?是来参加和谈的?这一点与交换地点从兴庆府改到绥州十分吻合。如果是这样,林昭心中一动,或许某些因素可以利用……
“昌祚兄,我有个想法!”林昭及时找到刘昌祚,与他商议相关事情。
“何事?”
林昭迟疑道:“兴许李东林当真是前往绥州交货的,估么着他这位主顾可能是参与和谈的西夏人?”
“哦?”听到这里。刘昌祚心中一动,立即明白过来,若有所思。旋即又疑惑地看着林昭,问道:“东阳可是有什么想法吗?”
“是啊,此番和谈虽说是在绥州和我大宋边境,可我们也得对绥州的情况多有了解才行,否则到时候……”林昭的眼下之意很明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能了解绥州那边的情况,对西夏人有所防备,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刘昌祚沉吟许久,说道:“东阳的意思是?”
“派人带着李东林去绥州!”林昭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至于到底对不对,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说实话,林昭自也说不上来。他只是觉得,有个必要,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完全是一种预感!
刘昌祚迟疑了一下,显然是也是在合计此事,片刻之后问道:“那东阳准备派何人前往呢?”
其实林昭本来是打算让了刘昌祚去的,一路上本来就缺少人手,尤其是这种大事,必须要有个妥当人主持才是。可从眼下的情况看,刘昌祚未必愿意,毕竟此举有些无头苍蝇的感觉,而且西夏那边危险,说不定是有去无回。
加之,林昭一瞬间也想到一个事情。此行和谈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按部就班就是了。他所在乎的是如何营救折文芯,让人带着李东林前往也是这个缘故。让刘昌祚去,岂非要告知他其中机密?他靠得住吗?
虽说有大顺城并肩作战的情谊,可毕竟不是自己人啊,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