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思立据守的山头地形是前缓后陡,故而一开始吐蕃士兵选择了正面进攻。
但是两天下来,事实证明相对缓平的正面反而更为艰难,损失了数千人的代价之后,景思立已然坚守着。
其实若是平常,这样的局势下,只需要围困时间长点,宋军肯定会不战而败的。没有水源的绝地,拼消耗就能胜利。
但青宜结鬼章却等不起,时间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影响。时间拖的太长,宋军的援兵会不会到呢?尤其是林昭若是从秦州赶回来,情况无疑可能更为糟糕。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更不巧的是,降雪也为山头的宋军带去了水源,使宋军军心更为稳固,可以坚守更长时间。
必须要尽快攻克,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宜结鬼章心中的不安也越发的强烈。
既然正面不行,那么只好换个方向了。即便是山坡的后面比较陡峭,却也要尝试的进攻。景思立的主力集中在正面,背面的防守是否会相对松懈呢?或许能有机可趁吧!
“好,从后面进攻,不过前面的攻势也不能弱,将景思立给我牢牢吸引住了,我亲自带兵去后面。”青宜结鬼章终于坐不住了,景思立的顽强消磨了他太多耐心,这次他要亲自出手。
下午的时候,吐蕃大军的攻势又开始了。
看着漫山遍野人头攒动,景思立心中泛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这一次,吐蕃士兵的人数更多了似乎。而自己这边,伤亡在不断增加,这样拼消耗,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看着攻上来的吐蕃人,景思立一声令下,宋军立即朝着山下抛石块,羽箭也居高临下射了出去。当先的吐蕃人被砸中。被羽箭洞穿了身体,刚刚覆盖大地的白雪顿时一片殷红,场景看着有些恶心。
吐蕃军的攻势稍微延缓一点,大宋守军尚且来不及高兴。吐蕃人军队便前仆后继的涌上来。景思立看到这个情况,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吐蕃人这是死战到底,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山头的节奏啊。
虽然暂时可以抵挡进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军的箭镞在急速消耗,甚至连山上的石块都已经投掷的不剩几块。
没有了这些“远程武器”,接下来的结果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在人数上处于弱势的宋军根本占不到便宜。一旦被吐蕃人撕开了口子,站稳了脚跟,整个山头也就宣告陷落了。
已经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林昭啊,你为何还不来呢?景思立看着山坡上凄惨的激战,仰天长问。
景思立并未注意到,山坡下指挥作战的只有一个木征。青宜结鬼章已经悄然带着一千人绕到了山坡之后。
虽然山势陡峭,却没有正面那样严密的防守,攀登起来也更容易。故而已经接近了半山腰,才被守卫的宋军发现。
宋军后营的将领是杨楶,得到消息之后,一边飞报景思立,一边指挥麾下的将领抵抗。
奈何宋军的主力和武器都集中在正面,后营相对空虚,兵力不足,武器也不是很充足。刚开始还能够抵抗片刻。但是没过多长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吐蕃士兵攻上来,尤其是主帅青宜结鬼章亲自督战,自然更加汹涌。
宋军开始有些支撑不住了。后营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开始崩溃。
杨楶瞧见如此状况,心中动起了心思。就眼前这幅情景,还能顶得住吗?吐蕃人攻上来之后,前后夹击,必然大败啊!
景思立也真是的,之前让他突围。他不同意,而今这幅局面,可是真正的绝境啊!至少自己这边快抵挡不住了,明明已经通知了景思立,可是他的援军为何还迟迟不过来呢?
看着汹涌而来的吐蕃士兵逐渐靠近,杨楶有些怕了!他的胆量本就不怎样,尤其是贪生怕死,这几天吐蕃人的疯狂进攻早已让他胆战心惊,处于崩溃的缘边了。之前因为他所在的后营并未有激烈的战事,才勉强坚持下来。
而今直面吐蕃大军,他心中最后一点勇敢与坚持全都破灭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杨楶认为败局已定,战败会是什么后果?可不就是全军覆没吗?
全军覆没,那也是包括自己的。
杨楶作为一个贪生怕死之徒,他可是格外珍惜自己生命的。景思立要自找死路,难道自己也要跟着他送死吗?杨楶心中算盘劈啪作响,没有片刻的犹豫便下定决心,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为自己寻找一线生机。
生机在哪里?生机在哪里?
摆在杨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投降,一个是突围。
投降吐蕃人,杨楶轻轻摇摇头,倒是不说他多么有气节,而是眼里压根就看不起吐蕃人。要是换作辽国,再不济也是西夏,说不定他就真这么干了。再者,这两天景思立拼死抵抗,可是给吐蕃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气头上的吐蕃人能接受自己的投降吗?无论是当场格杀,还是事后成为阶下囚,前途都是一片黯淡。不投降,坚决不投降。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突围,只要跑出了包围圈,回到了大宋控制的土地上,安全自当没问题,至于这事后的免责的自圆其说好不容易。
如果跟着景思立的大队人马一起逃走,希望自然大一些。奈何景思立那个榆木脑袋就是不走,为今之计,只能单独行动了。
想要突围,自然需要人,单枪匹马向冲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如今可以倚仗的唯有自己麾下的这点亲兵,如果和吐蕃人拼完了,突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