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司在林昭的配合之下,把当年郑温一案,反反复复的查了一遍。
最终,他们查证了当年郑温贪墨一事子虚乌有。
当年郑温,是以贪墨入罪,既然他没有贪墨,那么这桩案件自然就不应该存在,至于暗处的那个所谓的废太子长孙,谁也没有证据证明到底存不存在,与郑温有没有关系。
于是乎,政事堂拟定诏书,公告天下,宣布当年郑温一案,是先帝受了奸臣挑拨,荥阳郑温与荥阳郑氏,俱是大周的忠臣。
这道诏书颁布之后,礼部立刻抄行天下,算是正儿八经的给元直公正了名。
郑家的三兄弟,收到这道诏书之后,都是泪流满面,相拥而泣。
为了表达朝廷的歉意,郑温当年的伯爵也被皇帝重新敕封,郑家人商议之后,这个荥阳伯的爵位,最终落在了棣州刺史郑涯头上。
与此同时,郑涯身上的这个棣州刺史的官职,也被朝廷正式承认,算是给他“转正”了。
郑家人收到这道诏书之后,各个激动莫名,在长安收拾收拾东西之后,三兄弟就带着郑元一起,动身回荥阳祭祖去了。
他们二三十年没有进过荥阳郑氏,也没有进过宗祠,已经憋了太久太久。
皇帝那边,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通了,下发诏书之后,还在礼部选了个侍郎,代替朝廷前往荥阳祭奠郑温。
郑家人离开之后,林昭便安生了一段时间,亲自盯着工部,翻修了那座朝廷赐给他的那座郡王府。
这座郡王府,并不怎么破旧,只是被范阳军糟蹋过,工部的人在周胖子的督促下,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把整个郡王府收拾了一遍,光亮如新。
翻修完之后,这座郡王府也正式改名为越王府,随后林昭一家人,便搬了进去。
搬家那天,长安城里还是没有几个人来给林昭道喜,数来数去,也就是十几个人而已。
虽然没有多少人到场,但是越王府却收到了不少礼物,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都给林昭送了礼,庆祝他乔迁之喜。
林昭也没有推拒,只要是能收的他基本上都收了下来,堆在后院,交给家里的下人们打理。
除了搬新家之外,林昭偶尔还会去城外的平卢军大营,一来是查看大营里的情况,二来也是要熟悉自己的军队。
毕竟这些平卢军,才是他的本钱。
这支远征的平卢军,从沧州一路西进一来,人数一直在扩张,收编了不少俘虏,但是进入长安城之后,就不好再大肆扩张了,因此到现在为止,平卢军基本上还保持了进长安时的人数。
除了检视军队之外,林昭还要处理一些从青州送过来的重要事务。
在这个时代,因为信息延迟,远距离遥控是不可能实现的,青州送过来的事情,也只是一些方向性的决策,具体的事务都是沈徽在处理,而军务则是赵歇在处理。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飞逝。
转眼间,长安进入到了六月。
此时,天子回归长安城,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时间,长安城的局势也相对稳定了下来。
因为朝局日趋稳定,朝廷之中,还是有了另一种声音。
那就是让三位节度使,离开长安城。
原因很简单,三位节度使,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长安城。
他们来到长安,是戡乱平叛来的,如今叛乱已经平定,朝廷也稳定了下来,三位节度使以及各自麾下的将士,该受封领赏的,也都受封领赏了,这个时候,三个节度使,不应该继续留在长安城了。
齐师道应该回灵州,王甫应该回太原,至于林昭……
他可以回青州,也可以回越州。
因为其他两位节度使的封地,都在他们节度使府的治下,而封给林昭的越州则是他的故乡,并不在平卢节度使府治下,所以林昭就多了一个选择。
这种声音,最开始只是几个年轻的读书人提出来,朝堂上并没有多少附和的声音,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暗处有人推波助澜,到了六月之后,这种声音便越来越大了。
六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就有四个五品以上的官员上书朝廷,直接指明三位节度使应当各回本职,不应当再留在长安。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也说,关中尚且不够稳固,长安禁军也还没有训练起来,这个时候三位节度使应当继续镇守关中,等长安禁军成型,三个人再离开长安。
对此,三位节度使始终缄默,没有表态。
到了六月初十,朝廷的第二次大朝会,三位节度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默契,全都没有出席。
三个当事人没有到场,朝堂上的局面就更加控制不住,先后有十几个读书人上书朝廷,请朝廷下旨,让三位节度使离开长安城。
不过不管是帝座上的天子,还是政事堂首魁曹松,也都没有对这件事情表态,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朝会散去之后,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中年人,来到了崇仁坊越王府,说是要求见越王。
这个时候,林昭刚好在家,很快这个中年人就被带到了越王府的书房,见到了正在书房里悠闲翻书的林昭。
中年人毕恭毕敬的拱手道:“末将见过越王爷。”
林昭放下手中的书卷,淡淡的看了一眼这个中年人,然后淡淡的说道:“少将军今日怎么得空,到我这里来了?”
说完这句话,林昭顿了顿,然后微微一笑:“哦对,现在应该称呼少将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