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武灵王篇15

桑丘一战,秦国无敌的神话被破,败得相当惨烈。

有一种结论是说桑丘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23年,是齐威王时期。

这应该是错误的信息。

这一年,张仪提出齐、秦、楚三分天下,公孙衍号召韩、赵、魏、燕、中山,五国合纵相王。

秦国忙于和楚国干涉魏国内政,咋会有时间去伐齐呢?

还选择在齐威王时代。

公孙衍搞出了一个五国相王,应对齐、秦、楚。秦国这个时候去伐齐,这,也说不通。

得出结论:秦国借道韩魏伐齐,这件事应该发生在齐威王、魏惠王死了之后。

毕竟,齐宣王刚继位,秦国又掌控着魏国的内政,魏惠王也死了。此时,借道伐齐,机会才大。

秦国自诩无敌与诸侯,落败了。

那么,中原诸侯见了,会怎样想?

神色鄙夷:秦国也不过如此。

趁着秦国惨败的阴影,中原诸侯,正在策划一场大的行动。

于是,被秦国欺负过得诸侯,看到了机会,联合起来,找秦国算账。

你欠我的,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至少,魏襄王是这样想的。

以前是三晋陷入内斗,没空扼制秦国的发展。

现在,三晋不争了。

信宫相会,三晋领袖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冰释前嫌。

赵武灵王大婚,又来了一个龙台相会。

三晋男儿,要重拾先祖的辉煌。

这一次,三晋男儿,总算找到了机会,携起手来,攻打秦国。

要打秦国,总要有诸侯牵头才行。

这个任务,落到了魏襄王的身上。

魏襄王想要联合诸侯伐秦,总要有人站出来,替他办事才是。

有困难,找公孙衍。

这个时候,公孙衍又站了出来。

公孙衍是不动则已,一动就是要下狠手。

无论是助秦国,收复河西。还是助魏联齐,北伐赵国。或者是五国会葬,瓜分赵国。甚至是五国相王,对战齐、秦、楚。

他出手,都是大手笔,招招要人性命。

这一次,公孙衍又会用什么大招呢?

联合韩、赵、魏、燕、楚和秦国宿敌义渠,六国合纵伐秦。

韩、赵、魏和秦国有仇,扼制秦国发展,也就是保护自己。再加上,这几年,三晋关系不断改善。

魏国喊得最厉害,也最积极:世仇。

韩国被秦国欺负,要还回去。

赵国也被欺负,也要还回去。

打秦国,他们不用商量,坚定地站在了一起。

那么,燕国和楚国,为什么要躺浑水,加入三晋伐秦呢?

燕国忙于应对胡患自保,几百年很少插手中原战事。如今,燕国也活跃起来。

为了证明自己这个老牌,又有地位的诸侯还活着,总要活动筋骨。

燕秦是同盟,还联姻。燕国合纵伐秦,说不过去吧!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

索性,想到了答案:那就是燕国第一个称王的人死了,燕王哙继位。

能与燕王哙,争夺王位的人有两个:公子升、少公子职(燕昭王是秦惠文王的外孙)。

燕王哙合纵伐秦,既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秀肌肉。同时,也是为了打压秦国在燕国的势力。

这么多诸侯打秦国,燕国去凑热闹,既可以秀存在感,还能秀肌肉,何乐而不为呢?

燕国不远千里,也要加入三晋,攻伐秦国。这也说明一点:秦国没有朋友。

楚国加入三晋伐秦,除了和秦国有疆土纠纷(商於),那就是公孙衍开出的条件很诱惑人:尊楚怀王为合纵长。

楚国不被中原诸侯所容,已经七百多年了。

伐秦,能够赚取名声,交好诸侯;还能收回疆土。

楚怀王也举手,愉快加入三晋伐秦。

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组织下,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一场声势浩大的伐秦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秦国立国至今,面对声势浩大的诸侯来攻,还有义渠捣乱。秦国,能够渡过危机吗?

赵国又在五国伐秦之中,扮演了什么重要的角色?


状态提示:赵武灵王篇15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