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射雕之逆天:完颜康>第三十三章 九路攻宋

七月癸卯(二十四日),宋国以张岩知枢密院事,礼部尚书李壁参知政事。毕再遇屡有功,得郭倪力荐,授镇江中军统制,守盱贻军。

九月庚寅(十二日),金国敕行尚书省:有方略出众、武艺绝伦、才干办事、工巧过人者,其招选之。

现在打起仗来才想起招揽人才?我们已经私下收拢很多人才了,正好给他们都谋个出身。

金尚书省左丞仆散端行省事于汴,尚书户部侍郎梁镗受命行六部尚书省于山东,以经略南征的各项事务。十月初,仆散揆赴阙后还军,督诸道兵对宋开展全面反击。军分九路:仆散揆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元帅完颜匡以兵二万五千出唐、邓;左监军纥石烈执中以山东兵二万出清口;右将军完颜充以关中兵一万出陈仓;右都监蒲察贞以岐、陇兵一万出成纪;蜀汉路安抚使完颜纲以汉蕃步骑一万出临潭,临洮路兵马都总管石抹仲温以陇右步骑五千出盐川;陇州防御使完颜璘以本部兵五千出来远。

这什么战略布置?川陕战场部署的兵力不过四万,却分散在陈仓、成纪、临潭、盐川、来远等五地近千里的战线上发动进攻?川陕宋军兵力十万,素称精锐,在宋绍兴、隆兴年间曾经多次重创金军。虽然近来跟金军对垒时有所损失,但实力犹在,一旦全力北进,四万金军远非其敌。而川陕一向被宋人视为北伐的最佳基地,一旦击溃当地金兵,进军长安、直下潼关,必将截断京湖金军的后路。

川陕宋军也相当好战:去年,金泰和五年,宋开禧元年(1205年)底,川陕宋军最高军事指挥官——四川宣抚副使、兴州都统制吴曦“出兵兴元,有窥关陇之志,诱募边民为盗,遣谍以利饵凤翔卒温昌,结三虞侯为内应……遣诸将出秦、陇间,与完颜纲等诸军相据”。今年(1206年),川陕宋军接连主动进攻。春正月丙申(十四日),吴曦遣兵围熟龙堡,被我方部将蒲鲜长安击败。庚戌(二十八日),宋人入撒牟谷,陕西统军判官完颜掴剌、巩州兵马铃辖完颜七斤约宋西和州守将会境上。俄伏发,遇袭,木波部长赵彦雄等七人死焉,掴剌马陷淖中,中流矢,七斤仅以身免。竟然以谈判为名,诱杀金国守将,真是不择手段。四月甲子(十三日),宋军入天水界。乙丑(十四日),入东柯谷,被部将刘铎打败。辛未(二十日),攻来远镇之兰家岭。六月乙亥(二十五日),攻盐川,被戍将完颜王喜打败。七月甲午(十五日),吴曦发起开禧以来川陕宋军的最大攻势,将兵五万攻秦州。九月甲辰(二十六日),吴曦再派将冯兴、杨雄、李珪等领八千攻秦州,陕西都统副使完颜承裕等击破之,斩杨雄、李珪。可见,川陕宋军一直在积极贯彻北伐的战略意图,虽然他们的进展不利。

从我方的兵力部署来看,西线金军不过是起牵制作用,实在与川陕宋军的实力不成比例。目前,京湖、两淮宋军均受重创,置川陕宋军于不顾,倾全力于京湖两淮,如此兵家险境……

有阴谋。

仆散揆竟然没告诉我!

————————

很不幸,淮水下游爆发了瘟疫,南岸有,北岸也有。更不幸的是,据说,就是因为金将明耀为了打胜仗,血祭阿修罗魔神,佛祖震怒,才降下天谴。

天舒脸色苍白地回帐来一说,我差点给吓死。这谁想出来的谣言?太毒了。是不是不杀我就不能平息神佛之怒?

仆散大人让我去拜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菩萨,至少做个样子,我不想去,最讨厌这个女菩萨了,白娘子好好地修炼,都要成仙了,却被她指去西湖报恩,才有了雷峰塔的悲剧。这段时间,整个虎豹骑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不再出战,被同僚指桑骂槐了许久,终于,神仙显灵了——白莲教出头去装神弄鬼了,施符水救人。关键时刻,有求于人,面对这等邪教,我不但不能拆穿他们的骗局,还要鼓吹他们的确是天神下凡,以至于白莲教如雨后春笋,在淮北嗖嗖嗖地蓬勃发展起来,直追江浙的明教。

照说我应该感激白莲教替我化解了杀身之祸,我却只奇怪,六月初做的坏事,恶果怎么到十月份两国全面开战时才显现出来?瘟疫有长达百日的潜伏期吗?死无愁,还活着吗?冒个泡啊。呃,好象怪不得他,他不可能知道我在这里。

没水军好被动,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草木皆兵、金蝉脱壳,手段出尽,费时一月,诸军总算都陆续渡淮了。我们虎豹骑自然是在仆散揆麾下。

仆散大人早就命人测过淮水的深浅流速,唯有八叠滩可渡,便派奥屯骧去攻打下蔡,做出副要从那渡淮的样子来,宋将何汝砺、姚公佐信以为真,就集中兵力屯于花靥镇。仆散揆立派右翼都统完颜赛不、先锋都统纳兰邦烈潜渡八叠滩,驻军淮河南岸,自己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跟着。宋军不想突然遭遇金兵,大溃,自相蹂践,淹死者不可胜计。仆散揆遂进夺颍口,下安丰军,攻合肥,取滁州,尽获宋军堆积如山的粮饷。

战果辉煌,皇上高兴地遣使相谕。我偷了诏书看,叫做《谕仆散揆以际江为界》,书曰:“前得卿奏,先锋已夺颍口,偏师又下安丰,斩馘之数,各以万计。近又西帅奏捷,枣阳、光化既为我有,樊城、邓城亦自溃散。又闻随州阖城归顺,山东之众久围楚州,陇右之师克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九路攻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