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动荡不安的时代第一百一十三章停运
天津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京城beijing和第一商业城市上海,同样,和上海一般,天津也有着各国租界,在天津最繁华的金融区,还开设着几十家各国银行,其中有近十家在中国的总部就设立在天津,更有着南有上海北有天津之称。而且,天津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突出的,天津处在北方入海口,铁路交通便利,漕运兴盛,大船可直接进入海口到三叉河口,转船北上beijing或直下江南即可。虽说清末后期兴盛一时的漕运已经渐渐衰落,可天津的航运业依旧发达,故此,招商局在天津的分部占据重要位置,也是方子达特意前来的主要原因。
休息了一天,方子达一行在李心凯的陪同下先去招商局转了转,随后就前往码头。等他到了码头,一路渐渐看来时,终于明白李心凯昨i和他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招商局在天津的业务主要还是轮船业务,航线分为内支和近洋,内支线指的是天津到beijing或转船经过运河南下,另外就是李心凯所说过的至东北地区几个小港的线路。至于近洋,那就是去i本的几条航线,由于内支线运河的航道限制,内支线的业务远远比不上近洋线,所以天津招商局的运输航线大头还是在近洋线,其实也就是i本航线上。
但这有一个问题,走i本航线的招商局一直受到i本方面的商业打压,并且在轮船规模、设施和运输能力上远不如i本的几家船运公司。这些年下来,天津招商局的近洋业务是越来越难做,内支线的运输又限于先天条件不足,一来二去,招商局在天津的航运生意越发萧条,到如今只能说勉强维持。
码头上,一眼望去都是各国的大型轮船,其中i本的货轮、客轮占据了绝大部分。再瞧瞧停泊在另一边的两条招商局的轮船,船身陈旧,个头矮小,设备落后,上上下下的客人中大多都是提笼带箱的普通老百姓,远比不上i本等国的大船客人们衣冠楚楚的神气。
“这船龄几年了?”方子达皱着眉头问道。
“近二十五年了,当初我刚进招商局不久还在这条船上工作过。”李心凯看着那条正在上下客的老船感叹道。
摇摇头,方子达也没了上船一瞧的。仅仅看着外表锈迹班班的船身,还有这些难民般的乘客,他就猜得出在船上会是什么样子。这种老掉牙,还用着老式蒸汽机的千吨客轮又怎么能和各国的新式大船相比?再加上i本商界对招商局航线的打压和竞争,方子达当然明白生意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是还有几条大船么?怎么没看见?”
“是,专门有几条大船,不过都是货船,虽然也有客舱但是舱位有限只在特殊时候兼下客轮,现在这几条船正在长崎装货,估计要等一周后才能归港。”
点点头,方子达表示明白。基本情况他大致心里有数了,至于李心凯所指的“糟糕”两字,也有了深刻印象。
和上海相比,天津这边的确难了许多。因为上海虽然也受到各国轮船公司的竞争,但是作为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其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招商局在近洋、远洋线上竞争不过国外同行的情况下,但能在长江航线进行弥补,此消彼长之下,总体来说还算马马虎虎。可天津这边就不同了,运河的运力远不是宽阔的长江能相比,只靠海轮的经营,缺乏优势并受到i本同行打压的招商局根本就无法抗争。
其实,在上海时,方子达就对招商局的工作做了调整,并以z银行名义入资增加招商局的航运力量。但他没想到天津这边的困难更加严重,短时间内想要改变是完全不可能的,何况如今欧洲的大战已经爆发,向国外直接买船的可能xing微乎其微,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i本。
可i本人会卖船给中国么?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方子达只能依靠自己的制造局来解决这个问题。虽说经历了军械厂的改制,制造局造船厂也开始了改革,根据上海前些时候传来的消息,制造局内的几家工厂,包括造船厂的改制进行的很顺利,可造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哪里有今天下单,明天就能造出船来的情况。
回到招商局办公室,方子达请天津这边的主要负责人一起开会讨论。在会议上,他先是表示自己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对天津招商局的发展畅所yu言,如何解决现在所面临的困难。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了声音。不过,平静了一会儿,还是经理李心凯先开了口。
“董事长,现在天津这边的情况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如果要在航运上下手,添置新船,替换旧船是必须的。打个比方来说,因为我们的船太过老旧,航速又慢,许多有人钱人根本不会搭乘,只能靠普通的客流来支持。您也知道,舱位的好坏决定了舱位的等级,同样也决定了票价和收益,就拿i本的几条客轮来说吧,他们一张三等舱的票价是我们一张普票的十来倍甚至还多,可是这样依旧供不应求,有些客人宁愿等着下一班再走,也不愿意坐我们的船。”
“是啊,情况就是这样,不仅如此,我们的船到i本后还经常受到刁难。靠港、装船等等都要让其它公司的船优先,这样一来不光是客轮的乘客受到影响,就连货船的装卸也有极大不便,导致我们流失了不少客户。”跟着李心凯之后开口的是主管航运的张泽,紧皱着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