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贺煜听着幕僚方石的话,挑了挑眉,神情意动起来。
方石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主意多的是,就怕你不心动。
方石直了直一直躬着的身子,说道:“哪怕,二皇子的人闵州之战打胜了,班师回朝,他也不能跟太子您比拟了!”
太子沉思起来。
突然,太子一拍宝座的扶手,赞道:“这个主意不错!”
太子一赞同,立马有人附和:“这个主意真是绝了!”
“对,对,这个主意实在是好!”
“简直太好了!这……”
下面一片附和声。方石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主意有了,就要实施才行。
于是,太子问道:“明日,谁去向皇上举荐?”
太子府书房内和谐的议论声渐起,书房氛围和煦!
……
每日的早朝,要么老话常谈,让人昏昏欲睡,要么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今日,朝堂上,谈的东西有点意思。有人举荐王吉昌换下唐笑礼,举兵全力攻闵州,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拿下闵州。
唐笑礼调任安北,对抗不断骚扰的番人。
杜大人提议:“唐笑礼善骑兵,对付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番人,方为佳,内城的攻打,还是王吉昌,王将军比较有经验。术业有专攻,打仗也一样,用对了人,仗才能有打赢的希望。这是为臣的一点建议,望陛下采纳。”
二皇子凝眉望着杜大人,怎么杜大人用起他的人来了。杜大人可是太子的人。
太子的人为何要让他的人去闵州,若王大人打了胜仗,那可是王吉昌的功劳,他的手中的权势威望又大了许多。
太子能给他这样的好差事?
肯定有什么阴谋?
是什么呢?
二皇子瞧了一眼身旁不远的太子,太子面无表情。这事肯定不是表面那样简单,但,他又想不出来太子给他设的什么圈套,所以,他不敢附和太子的话。二皇子又不甘愿说出与太子相反的话,说王吉昌不能去闵州。
王吉昌去闵州是多好的事情啊!王吉昌能打,要是他打了胜仗,那他这边在军中的权势可就隐隐压太子一头了。
二皇子想不明白,他不敢做任何举动。
皇帝却皱起了眉,沉思起来。
这时候,许大人站了出来,反驳道:“杜大人此话不妥,战场上最怕换将领。一来,王将军对此前的战况不了解,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断,二来,士兵要重新熟悉将领,三来,换将领易打击士兵的战斗的气势。杜大人的建议,臣认为不可!”
“许大人此话何意?战局已陷入僵局,拖下去,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京都米价如今已涨到九十八文,许大人难道不知道?”
许大人涨红了脸:“你,……你……,只要有战争,米价必然会上涨,这不管仗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杜大人轻蔑道:“是,许大人说得对,只要有战乱,米价必然会上涨。那我们早些结束战乱,米价不就平稳了吗?所以,我提议换将领,早些结束战争。”
“换了王大人,难道就一定能打赢?杜大人能保证?”
“打不打得赢,要打过了才知道。不打哪里知道。换了将领有可能会赢,不换,不会赢几率则要大得多。我当然,支持换将领!”
“你这属于狡辩!”
“你怕是不想结束战乱,好让你的铺子赚一把吧!”
“你血口喷人!”
“你……”
“你……”
……
“砰砰砰砰!”皇帝猛拍龙椅。
许大人和杜大人互瞪一眼,闭上了嘴。
朝堂下官员俱垂首,金銮殿里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许久,下面的大臣才听到杜公公尖锐的声音说道:“有事禀告,无事退朝!”
许大人还想说,刘大人朝他挤挤眼,许大人咽下要说的话。
其他的人,余光扫过彼此,交换着眼神,没有人再开口。
“退朝!”杜公公的响亮的声音响起。
皇帝沉脸先行离开,官员们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皇宫。
……
皇宫的水越来越混,外面越来越乱。
霁月听闻朝中此事,摇了摇头,未作评价。
霁月心思全用在,把青素调到她的身旁。
早上请安时,霁月跟崔氏讲起她身边增加丫鬟的事,崔氏立马就应了。
崔氏还让霁月主意看着谁合适,到时候都给她,等她出嫁时,跟着她去慎王府。
“这还早呢!母亲为何这么着急?”霁月顿时就红了脸。
崔氏突然感到一丝失落,她的姑娘待在她身边的时间数得数得过来了,不久就要离她而去了。
崔氏感叹:“不早了,下半年你就嫁过去了。”
霁月道:“母亲,再说,我就回去了。”
刚刚的话语里有一丝她自己都能听出来的娇羞气。
崔氏眼中满是柔情,似那汪洋大海,她凝视着霁月笑道:“好,好,我不说,不说!”
“来,李掌柜刚送来的春款衣裳的款式,你选几样,让她们早早做了送过来,到时候再让黄掌柜送些新式样的首饰,配衣裳。”
“去,把李掌柜送来的款式给姑娘看看。”
“是!”丫鬟应了,立马拿了出来。
霁月选了两个式样,又在崔氏的目光中喝了一碗酥羊羹,才回去了。
回去,就让人传话青素,让她进府。
青素丢下手中的活,立马进了永城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