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老兵的饭量,果然强劲,他竟然吃了九个馒头,四碗菜,就这,还没饱呢,他说,孩子们不容易,意思意思就行。
告别老兵回去的路上,几个人指着小慧:“算你狠,找个这么能吃的。”
“是你们请来的,不是我!”
几个人面对面看看,都笑了。
大家都是年轻人,经过这么一折腾,还真的消除了隔阂,下午,小慧就着手给这几个人讲课。
讲课有助于将知识点梳理巩固,小慧并不亏。
高考在紧张的学习中飞快地到来,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高考在全国统一进行,理工医农类的考试日程为:二十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物理;二十一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化学;二十二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英语。
所有的考试,一门100分,非英语专业,英语考分仅做参考,不计入总分。
小慧考得很轻松,那些题目,对她来说真的很简单。
七月二十三日,小慧站在知青点大院,拿着个竹哨子,猛地吹了一下:“哎,干啥?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上工了,不上工吃什么?还有,答应我去给大汉叔干活的人,立马行动,出发了!”
几个知青倒是守信用,有人隔着窗户道:“明天,明天一准,今天大家都累了,实在困。”
“行,明天记着。”
第二天上午,大汉老兵面对几个自带干粮来给自己干活的青年,哭笑不得,他家只有一亩多点的自留地,这么多人,一上午就锄完了,下午,大家在地头挖了一个沤肥坑,在荒地上割了几板车的野草填进去,同时拌进一些黄土,上面又用土封了,到了明年,这坑里的粪土,就能肥田了。
日子在大家的惦念中飞速而去,八月中旬,分数下来了。
公社联校长办公室,一群人围着成绩单:“哇,于小慧这么多!这个,能上北大不?”
“她肯定去清华呢,理科还是清华好!”
“王一重也不错,他大概是咱县文科第一吧。”
“肯定了,这分数,除了于小慧就数他了。”
上了分数线的,都去领了志愿表开始填。因为余乡知青点的人着手早,又有资料,成绩就明显好于其他大队的人,全公社够中专线的,有四十二个人,知青点就有十四个,尤其是小慧辅导的七个,一个够大专线,其余都够中专线,把这几个高兴的,都表示要请小慧吃饭。
“你们凑钱买点肉和面粉,一起包顿饺子庆祝庆祝,我可不想吃大烩菜。”小慧和他们开玩笑。
“行,好!”考上了,哪怕是个中专,也能脱离农村,毕业后就是干部,谁心里不高兴?下乡知青,有门路的会表现的,早都回城了,留下的人家里没有关系,平时也不会钻营,又没有能力表现自己,没有任何希望能回城,每日如行尸走肉一般混日子,没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家恢复高考,而自己又乘风飞扬,高中榜上,那种喜悦,怎么形容?
填好志愿表,知青点考上的人,一起去购物准备庆祝,这时候大家心里都明白,没有米粒给资料,没有于小慧辅导,自己怎么能考上?即便有人不是小慧直接辅导的,但他们跟着王一重学习,岂不也是间接受益于小慧?
狂欢持续了两天,知青办于主任来了:“你们读书也要生活费的,就算家里支持,那也不能就不干活了吧?最近,公社在动员社员们积绿肥,你们也动动手吧。”
“好的。”王一重答得很干脆。
“这样,余乡镇东头那里有个积肥坑,你们给填满,每人计二百分。”
“那分红——”
“只能等年底了,年中间没法估算一个劳动日多少钱的。”
大家都叹口气。
于主任看看大家:“你们通知书下来,就可以回家了,不用再在这里熬着,行不?”
“行——”一想到能回家,考上的人都兴奋不已。
生活有了盼头,考上的人都拼命干活,小慧下乡以来,这几天是最辛苦的,手上打了血泡,破了又长,把她疼得斯哈斯哈的,知青点的人,见她这样也没有一丝偷懒的念头,终于认可了她。
这边考上的人,各种欢歌笑语,剩下没考上的,天天泪水洗面,有人哭湿了枕巾,还有人唉声叹气,后悔没有好好学,但也有很坦然的,自嘲说:“我就不是读书的材料,打小就学习不好。”
只有一个特殊的,叫刘和芳,这是个当下审美观下的美女,个子高挑丰满,圆脸大眼睛,一双又黑又长的大辫子,知青中追她的人也不少,她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就那么拖着大家,弄得一众男知青,还有当地两个男青年,一个个的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美滋滋地过着众星捧月的好日子。
自从恢复高考,大多数知青都开始奋发图强,关注米粒的人多了,嘴上说着小慧坏话,其实心里暗自佩服的人也多了,刘和芳本来很不高兴,觉得米粒和小慧夺了她的东西。
刘和芳这回也高考了,只是分数低得都不敢对人说,没考上的人,都在自怨自艾,没人关注她,考上的人,都放飞自我了,更没人注意她,刘和芳心里特别失落,难过了两天,就开始嫉妒考上的,最后,这一肚子的酸水,都对着小慧了。
若是没有于小慧,知青点就不会考上这么多人,若是没有于小慧,也不会大家都绕着她转,没人关心自己,如今,于小慧在知青中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