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月一直担心小皇帝不在宫中会被徐太后拿来大做文章,她不知道徐太后正在后宫装病谋划对付她呢,她最需要面对的,反而是大臣的指责。
谢傅詹和国子监祭酒甘本长在文华殿外等圣人,一等就是一上午,万金宝左右推诿就是不见圣人宣召。
他们吃了午饭继续来等,结果就看到小皇帝与钱明月一起从外面回来,小皇帝还穿着内使的衣服!
这还了得!
礼毕,谢傅詹说:“自周公制礼作乐,历朝皆以礼治天下。君王卿士大夫各有其衣冠,但使尊卑有序,则天下大治!”
“圣人怎么可以以尊就卑,穿卑贱内使的衣服!这是要乱了礼法,乱了天下啊!”
钱明月不以为然,哪个朝代礼制不严?哪个朝代免于灭亡了!真正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是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国家需要的是仁德而有执政智慧的君王,不是一个靠华丽的衣服、奢侈的用度和巨大的排场来彰显尊贵的神像!
这一刻,钱明月更深刻地明白了谢文通为什么跟家里决裂那么多年。
小皇帝一指钱明月:“是她的主意。为了偷偷带朕出去玩,她可费心了。”
这个混小子!钱明月恨不得直接掐死他:“圣人,您!”
谢傅詹对着钱明月开始喷:“圣人何等尊贵,出宫要净街,摆出帝王的仪仗——”
他简直比林长年还像礼部尚书,钱明月不想听他唐僧念经:“我错了,下不为例。”圣人扔给的黑锅,不得不背啊!
若是别人,对方认错了,就不再继续说教了。
但这是谢傅詹啊,他继续喷:“你怎么能私自带圣人出宫呢,帝王出行——”
钱明月打断他:“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谢大人,我们还是赶紧处理政务吧。”
国子监祭酒甘本长递来国子学、太学招生考试的具体行动方案,请小皇帝定夺。
小皇帝说:“朕去换衣服,让钱氏看看吧。”
钱明月错过了午觉,有些头疼,不想看文言文,说:“奏折还是圣人御批比较好,你们是怎么准备的,先与我说说,我们商量一下。”
“明日起对所有在京城的外地举子登记造册,共十日。十日后不再接受登记,不在册内的不准考试。考场设在贡院……”
钱明月说:“消息在京城各繁华地段张榜公告,免得有人消息闭塞不知此事,回头又来埋怨你们处事不公。公告五日后,再进行登记。”
甘本长说:“可这样会有附近的举子闻讯赶来。”
钱明月说:“来了更好,你们可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个学院好不好,不光看师,也看生。”
“若国子学太学继续只招收官宦子弟,只怕将来会不如各地的书院。圣人此举,不仅是为了安置外地举子,也是为了让国子学和太学焕发生机。”
甘本长肃然道:“请钱姑娘转告圣人,国子监一定不遗余力整治学风,为朝廷培养栋梁。”
钱明月说:“科举不问出身,不管出自哪个书院还是国子学太学,只要是贤才便予以录用。但国子学和太学若失了在士林的尊崇地位,甘大人脸上可无光啊!”
抱歉,你不是在为国家培养栋梁,你是为了自己学校的声誉和自己的政治前程。
甘本长这才意识到,钱明月对国子学的不满很深,这个女人的话轻视不得:“此番能得以优中选优,招考天下英才,真是国子监的大幸。”
在前世,举办一个大型的活动是要消防、安保、医疗全部配套就位的,这时代没有这种理念,出了事情就要当事人自认倒霉。
举子们可不是一般百姓,如果他们不认倒霉呢?可能写篇文章就让人上百年都翻不了身。
谁知道他们会把怨气撒在国子监祭酒身上还是自己身上!毕竟主意是自己出的。
为了避免好意变恶行,钱明月对国子监的要求细致而高标准——
“虽说持续十日,但有可能举子在最初几天会一拥而入,可以多设几个登记地点,人手不足可以从翰林院借调几个人前去帮忙;”
“派人去关键路口引路,也可以粘贴悬挂引路牌,再从兵马司借调一批人去维持秩序,做一些杂活,借调的人均临时听你指挥调度,不可使兵卒对举子无礼;”
“再备一些茶,免得将人热出毛病来,另外设好如厕之所,免得读书人尴尬。”
“备一些椅子给体弱的人用;让太医院派几个太医值守,有备无患。”
甘本长第一次跟钱明月共事,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与小皇帝乃至先帝的不同。
如果是小皇帝,他肯定一甩手说“你们拿出个主意来”或“你们看着办吧”。
先帝呢,可能会嘱咐几句要“礼贤下士”,要“好生为朝廷培育栋梁”。
这是帝王的态度,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给出指示性的意见态度就行。
钱明月却能细到茶饮、厕所之事都能考虑到,就像豪门的主妇办宴会那样,琐碎是琐碎了些,可也由不得他不重视。
小皇帝换了燕居服,端着架子走出来。
众人再拜。
小皇帝才入座,抬着下巴,倨傲地说:“细枝末节的事情朕就不过问了,考题交给户部来出。”
国子学和太学招生考试,考题交给户部?是不是神经病?
谢傅詹马上表示反对:“万万不可啊圣人!”
钱明月也说:“民女以为——”
小皇帝摆手,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