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现在的这份家业,不是普通人家的家业。
这是大明最高国公这一级别的,而且不出意外,这常遇春,将会被追封为王。
因为他的功勋,实在是太高了!
全军之中,无人敢说能稳稳压他一头,哪怕是徐达,也没这个自信。
故而,常遇春留下来的遗泽实在是太丰厚了!
别的不提,单单就是和皇家结亲,自己的女儿成为了太子妃,这份殊荣和待遇可以说完完全全就要归功于常遇春本人。
可是,常茂,却是体现的太过平庸。
若是常茂是寻常人家的子弟,这份平庸没什么,反倒是他生活在世上的本钱。
而现在他是常遇春的儿子,还是长子,若是不能在外人面前展现出充分的能力,那常茂所面临的情形就相当尴尬了!
总不能说一出事,这常茂就先来找朱标和老朱来替他处置吧?
故而,常家需要一个顶梁柱级别的人物站出来,稳住常家的局势,避免常家,因为常遇春突然薨逝,从而1一落千丈。
朱标仔细思索,最后不由的惊觉,这轨迹似乎又和历史上渐渐吻合上了!
因为眼前的局势告诉他,常家目前最好的情形,就是依靠在军中的蓝玉。
只要蓝玉能够不断立下战功,加上有皇上和太子的庇佑,那么,常家就会无虞。
历史的轨迹悄然重合,令朱标心中微微一凛。
莫非这就是历史大势?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这一刻,朱标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即使此刻他是大明的太子,是老朱之下,整个大明明面上的二号人物。
可是,这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依旧毫不起眼。
也许,他朱标,也和历史上一样,避免不了早亡的下场。
对于这一点,朱标苦笑一声,旋即将这份思绪压在心底。
对于这一点,他早已看透,也许曾经,他还执着追求多活一些时间和岁月,可现如今,这样的想法早已冷淡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只要他能在最后的时间之前,将中华引入正轨,这一世,就不算白活。
天蒙蒙亮,朱标渐渐收敛思绪,将阿宝轻轻抱起,放在床榻之上,轻轻为她掖好被角,朱标走到门外,长出一口气。
此刻的常府,已是白茫茫一片,昨日的喜字已被摘下,灯笼1也全都换成了白色,常府之中,所有人皆是换上了一身白衣孝服。
而朱标看了看自己的装扮,也是立即唤人来给自己准备了一身衣服,换上。
而此时,常府之中,络绎不绝的人到来,最先来的,俱是常遇春生前在军中的好友。
徐达眼眶有些泛红,可见,在来之前,便已然先哭了一次了。
望着眼前情景,徐达心中悲痛之意不由泛起,忍不住哭道:“老常啊,你生前最爱和人一较长短,怎么这会,就走在了前面了呢?”
“咱要是知道会是这样,当初你执意要领兵,咱一定要把你留下来,好好养伤……”
“如今你走了,让咱可怎么办?”
“你怎么就舍得扔下军中的这些兄弟,他们可是和你一起出生入死,如今你怎么就撇下他们不管了?”
“……”
而此时,一名宦官手捧诏书前来,徐达也是止住哭声,跪地接旨。
宦官也是立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昨夜突闻鄂国公常遇春薨逝,朕思其过往,采石矶前,与朕初遇,勇猛难当,鄱阳湖之战,有救驾之功,北伐三年,夙兴夜寐,逐亡追北,克元廷于和林等地,每思与此,心痛不能自抑。”
“今鄂国公常遇春,勤劳于外,南平诸郡,兵不失律,民无所扰,停朝三日,以国礼葬之,追封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陪葬皇陵。”
“臣谢皇上隆恩。”
常茂首先恭恭敬敬的接下诏书,心中早已感动的无以复加。
对于常遇春死后的哀荣,老朱可算是做到了极致。
“皇上英明呐!”徐达在一旁,心中亦是感动,自己这老伙计,最后这也算是走的风风光光。
追封王位,赠予谥号,配享太庙,陪葬皇陵,前面那些零零碎碎姑且不提,就这几个,翻遍史书,只怕也找不到受到如此待遇的人臣。
这是对常遇春这一生极为高度的肯定。
而此时,老朱和马氏一同来到了常府。
“臣等拜见皇上。”见到老朱到来,众人纷纷跪地。
老朱挥了挥手,让众人起来。
徐达望着老朱,眼中满是悲痛之色:“皇上……”
口中明明有话,可此刻,徐达却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徐达,咱知道,咱都知道,遇春不仅是你的兄弟,他也是咱的兄弟啊!”
老朱将徐达扶起身来,朝四周扫了一眼,道:“怎么才来了这么点人?”
“皇上,兴许是有些大臣还未得到消息,是故来的慢了一些。”
“传旨,朝中文武百官,无论是谁,今日午时之前必须到场。”
对于常遇春这身后事的安排,无论怎么重视,老朱始终都觉得不够的。
从初次见面,常遇春就放出豪言壮语,索要先锋官一职,这初次见面,就让老朱印象深刻。
往后征战十八载,期间常遇春立下的功劳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有几次大功,更可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
鄱阳湖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