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若希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怪不起墙上的玻璃橱窗里保存着几张扉页泛黄的方子,原来宋老师祖上也有中医高手。

她认真地看过医案,对宋老师说:“这上面的医案并没有问题,但是医案记载的那个病人的情况却跟你完全不同。”

“啊?”宋老师对姬若希回答非常意外,“完全不同?这个病人也是腰背酸痛,肩胛附近又僵又疼都举不起胳膊了,应该跟我差不多吧?”

林轩都看出来了,医案上记载的那个病人,看似跟宋老师的症状相似,实则完全不同。

林轩没等姬若希解释,便抢先对宋老师说:“宋老师,我虽然刚开始学习中医,但是也知道,同样的症状,也要分辨清楚是虚症还是实症,你这是虚损症,但是医案上记载的那个病人则是实症。”

“虚症?实症?”宋老师有些迷糊,不知道是啥意思。

这个问题,只能让姬若希来回答了。

林轩虽然能隐约看出来虚实不同,但是再详细的问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姬若希说:“宋老师,你仔细看这则医案,病人是三十二岁的健壮男子,深秋季节上山砍竹,因出汗受寒,导致腰背和肩胛处酸疼僵沉,严重影响生活。”

宋老师一脸茫然地点点头,“我早就看到了,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姬若希说:“这说明病人的身体本来很健康,并没有虚损证,气也不虚,血也不虚,只是因为一次偶然在山里劳累出汗,寒邪趁虚而入,滞留在肌肤筋络之间,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寒邪并没有伤及脏腑,这种情况比较好治,可以服汤药发汗散寒,也可以用艾灸温阳驱寒,所以医案记载的治疗方法并没有问题。”

姬若希话锋一转,又对宋老师说:“宋老师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你这不是外受寒邪,而是肝血亏虚,肾阴不足,阳气也偏弱,导致血不荣筋而出现腰椎、颈椎和坐骨神经疼,这种情况就不适合用艾灸了,应该用内服汤药或者丸药,慢慢调养肝肾气血。”

宋老师还是有些不太懂,嘀咕道:“明明是一样的症状啊!”

姬若希想起林轩给她讲飞机起飞的原理,她当时就跟此刻的宋老师一样,听完仍然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

宋老师是接爱过现代教育的人,习惯性地用西医思维思考中医,这就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这两套系统的差异,比苹果与安卓两种手机操作系统的差异还要大。

西医遇见高血压病人,那直接让他们服降压药就行了。

但是中医不能这样,必须整体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分析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再对症下药。

同样是高血压,但是不同的病人,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案和方药,却是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

宋老师的症状虽然与医案里的病人一样,但是病因不同,体质也不同,治疗方案当然也不一样,不能照搬。

她思索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能让宋老师明白。

林轩看到桌面上放着一块儿漂亮的石材做成的镇纸,直接拿起镇纸压到松软的脉枕上面,直接把脉枕压下去了。

“宋老师,现在脉枕是不是塌下去了?”

宋老师点点头,不明白林轩唱的是哪一出。

林轩解释道:“可以用重物把脉枕压塌陷,也可以把脉枕里的枕芯掏出来一部分而使其塌陷,同样是塌陷,但是诱因则完全不同,使其复原的方法也完全不同,这就像你和医案里那个病人的情况一样。”

林轩顿了一下,拿下镇纸,脉枕恢复原状,:“医案里那个病人,好比是被镇纸压了一下,拿去镇纸就能恢复原状了,他用艾灸温阳驱寒就能痊愈。但是你却不一样,你是枕芯被掏空了,这个时候应该往里面填充更多的棉絮之类的枕芯材料,就像你的身体,不能再艾灸了,应该服药滋补身体。”

宋老师终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宋老师也松了一口气,原来并不是爷爷医术不精,也不是医案造假,而是她自己学艺不精造成的误会。

她根本没有意识到,同样是腰背酸疼的症状,但是病因却完全不同,治疗方法和药物,当然也会不一样。

“原来是我理解错了,看来我真的没有学医的天赋。”宋老师自我反思道。

宋莎莎看到老妈终于信服林轩和姬若希了,笑嘻嘻地说:“妈,你让姬大夫给你开个方子,我马上回公司让人给你抓药再送过来,你也辛苦一次,破例给他们做两套汉服。”

宋老师也想通了,姬若希虽然年轻,但是她了解自己的女儿,女儿这么信任姬若希的医术,她也值得尝试一下

她让柳姐帮忙,给姬若希和林轩量了一下尺寸。

姬若希也给宋老师一次开了三张方子,让她按顺序服用。

宋老师拿着三张方子,有些好奇。

“这三张方子所用的药材几乎都一样,只是用量略有差异,为啥?”

姬若希解释道:“久虚缓补,您这种情况,已经是虚损症比较严重的阶段,脾胃运化能力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所以前期服药,不宜用大剂量的方药,应该循序渐进,等脾胃调养过来一些,再加大药量。”

宋老师点点头,“我明白了。”

“妈,你先忙,我带他们俩去我公司参观参观,晚上再请他们吃顿饭。”

<

状态提示:第334章 久虚缓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