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阴历六月二十六日,是个双顺的好日子,这一天,是张文芳和胡俊山结婚拜堂的大喜
在张文芳的家里,需要准备的东西倒是不多,因为文芳除了答应把自己做缝纫活用的那四大件带走以外,其它家具一概不要的原因,所以,也不用太忙活。
但是,女儿结婚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情,当父母的当然马虎不得。
所以,爸爸给张文芳买了两个红颜色的皮箱。一个是鲜艳的枣红色,另一个是艳丽的玫红色。
一个比较大的皮箱,就专门盛放文芳的衣服等的大点的用品,一个小点的皮箱就让文芳把它当作来回走动时候,用来存放必备小物品的箱子。
妈妈呢,就给文芳买个“两铺两盖”的床上用品。
这个“两铺两盖”,无非就是两床被子,两床褥子,两个被罩,两个床单,两个枕头和两对枕巾。
总而言之,文芳新婚床上用品以及备用替换用品一应俱全。
当然,制作精良,质量一流,红色为主,喜庆颜色。
至于其它文芳日常应用物品,是张文学陪着姐姐在铜锣县最大的供销社购置的。
因为文芳家很有主见,很会推荐,所以文芳把姐弟俩能够想到的东西都购置齐了。
一对红彤彤的大暖瓶,暖瓶红色的金属外壳上还飞着几只翅膀上带黑点的黄色蝴蝶,煞是好看;
一对金灿灿的金属杯子,两只杯子上带着同样金色的不锈钢制成的闪闪发光的盖子,甚是鲜艳;
一对大小不等的玻璃镜子,两个大小圆镜子的玻璃闪闪发光照出美丽新娘的美丽倩影,令人喜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场盛大婚礼即将举行。
至于,送亲的人选,这个事情嘛,张文芳和家长有点小分歧。
当然,文芳爸爸张泰斗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出嫁的时候要风风光光的,不能留下任何遗憾,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当然也不能让女儿受委屈。
当家长的希望多选人去送亲。反正张家是大家族,有的是人愿意前往送亲。
而张文芳就是那种比较注重实际的人了。
她既然心知肚明婆家的经济窘况,就不再可能因为家长的面子上的风光就得大操大办,就要铺张浪费,就要一声痛快而后负债。
所以,张文芳深思熟虑后决定,只请张婶一个送女客和一个张文学小童子随同前往。其余自家兄长不再参与送亲。
她这个决定倒是令家长始料不及,但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能按照文芳的意志去做事情。
当然了,新的事情新办法,特殊事情特殊办;
新社会,喜庆婚事勤俭办,注重实效好办法。
所以,张文芳的主意就是实施中的唯一大原则。
于是,一九八零年阴历六月二十六日早晨,因为张文芳作为嫁妆的缝纫用品暂时不带过去,所以只把为张文芳置办的零碎物品装到租来的红色面包车上,面包车正前方贴着大红的“囍”字,然后张婶扶着一身红装的张文芳上车,坐在面包车的后边座位上。张文学则坐在和司机老师并排的副驾驶座位上。
然后,大家乘车前往胡俊山家里去。
车子在路上开的倒是不算太快,因为车子窗户都开着的原因,车上倒是比较凉快。
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张文芳一行抵达目的地。
车子还没有到胡俊山的家,就有人在距离胡俊山的家一百米的地方等候。
大家彼此打完招呼,司机减慢速度,跟着来人继续沿着有点颠簸的道路往前行走,走到一个用红丝绸布装饰一新并且贴着“囍”字的门楼下,便停下了车子。
就在停下车子的时候,张婶子从口袋里拿出了早已为新娘子准备的红色丝绸的红盖头布,并把新娘子的头盖住。
胡俊山所在的这个村子,看上去就像一个石头窝,无论院墙还是屋子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屋子不高,也不宽,显然是石头也不够宽裕的原因造成的。
送亲的车子刚刚停下来,从石头垒成的门楼里走出来两个上身穿一样红色上衣,下身穿同样黑色裤子的两个差不多同样有一米五六的两个女孩,每个女孩用双手很谨慎地端着一个燃烧正旺盛的蜡烛,毕恭毕敬地围着车子转了三圈以后就停了下来,分别站在车门的两边。
这两个端蜡烛的女孩后面就是上身穿白色衬衣,脖子上扎着深红色的领带,衬衣的右边胸口上别着一个大红的用丝绸制成的红花,红花往下垂下一个丝绸布条,布料上用黄色颜料写着“新郎”。他就是期待未婚妻张文芳多时的新郎胡俊山。
只见,胡俊山拉开面包车后边的车门,用双手牵住张文芳的手缓缓往上拉一点,等到张文芳从座位上起身,把脚快要放在车门口的时候,胡俊山用右手托住张文芳的腰,然后用左手抱住住张文芳的脖子,然后,用力起身,就把张文芳从车门处抱了起来。
胡俊山抱起张文芳以后,就快步向家里走去,两个端蜡烛的小女孩也快步跟上新郎和新娘,以便给他们照耀前行的道路,给他们送去光亮。
送女客张婶也随后下车,紧接着张文学也抱着盛着母鸡的筐子走下了车子。也紧紧地跟着张婶子以及其他跟来的迎宾者进入了胡俊山家的院子。
胡俊山家里的院子倒是挺大的,看来山区的土地倒不是很紧张。
在院子中间,布置了一个用于结婚用的简易台子,在堂屋外面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