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医治大唐>第十三章 身为普通人的觉悟

一队兵卒追捕捕头,一队兵卒去往捕头家查抄蹲守,大队人马赶回县衙。

衙门里平日与捕头交好的捕快、衙役、小吏被全部控制,由刘、赵两位公人逐个单独问话。

忙忙糟糟间,武卓和杨安达终于有机会踏实的说几句话。

听了武卓遇袭后的遭遇,杨安达表示眼下敌暗我明,而且对方杀人灭口之心多半不死。

所以,武卓待在长公主府是最安全的,外面的事他会盯着。

至于王禄恩的后事,张侍医如果一直不出宫,他便与云龙观瑾善住持商议。择地下葬的话,自会通知武卓。

杨安达的提议很好,但武卓面上却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给师父架灵堂守丧。

争论声很快引来了赵姓公人和孙冒,两人从旁规劝了一番,武卓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被一队兵卒护送着,赶在中午的时候回到了长公主府。

因为刚接触过死人沾了晦气,吴嬷嬷第一时间安排人在客房里摆上浴桶,又从里到外送来了一身新衣服。

武卓泡在浴桶里,看着水中瘦弱陌生的身体,心里慌的更加厉害。

一想到正与另一个灵魂“同处一室”,尽管身处于温水的浸泡当中,仍然有一股恶寒遍布全身,整个人都在微微的颤抖着。

壮着胆子默默呼唤“清风”,半晌后不见任何回应。

又闭上眼肆意的胡思乱想,一再试探后紧绷着的心多少踏实了一些。

他基本确定,眼下这具身体从控制到思维,完全随心意而动,没有其它“力量”在干扰。

也得亏武卓学过心理学,不断安慰自己,见到王禄恩不受控的流泪,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是清风记忆影响下的潜意识反应。

洗过澡后用剩下的水洗了个头,武卓遇到了新的问题。

脑袋上的道鬏拆散容易,重新搞回去却是个技术活。

湿漉漉的头发就算勉强挽起来插上木簪,都不用走路,随便晃一晃就散了。

鼓弄了半天也搞不好,心情烦躁干脆拎着木头簪子散着头发出门。

随意喊了个丫鬟帮他搞定,拿捏着一副情绪低落的模样去后宅。

查看了下小丫头李颖的情况,伤口已经不再有渗出物,便抽出引了流条。

又和济坤交代了几句,便默不作声的回屋了。

连续两日,武卓白天情绪低落,大部分时间独处。晚上在外间守着李颖,一个人傻愣愣的没有精神。

只有跟济坤和孙长仙讨论医理的时候,才能勉强振奋一些。

对于武卓的状态,大家都很理解。

初始宽慰了一番,后来便有意不再提起,省得加深武卓的“伤感”。

李颖从丫鬟口中知道了武卓的经历,再看向武卓时,眼中除了羞意尽是同情。

武卓有意拿捏出情绪不高的状态,一方面是扮演师徒情深防止别人起疑,一方面是尽量给自己争取独处空间。

好捋顺脑子里凌乱的记忆,同时思考接自己下来应该怎么办。

与济坤、孙长仙闲聊中,讨论医理的间隙,他故意装出一副自幼在山中长大,对外面世界缺乏了解的模样。

以此从两人口中不断套话。

逐渐搞清楚,眼下这个大唐确实和印象中的大唐大有不同。

高祖是李渊没错,但太宗并不是李世民,而是本该死在玄武门的李建成。

现任皇帝,是李建成第十一子李昂。

造成这一错乱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名叫方岳的人。

这个人在隋末最纷乱的时候,以弱冠之龄于晋阳崭露头角。

于乡间先发明水车引水,又发明新式农具改良耕种。被李建成发掘后,因见识不凡、所学驳杂逐渐得到倚重。

李渊称帝,他助李建成收拢武将归心,最终挫败了秦王的野心,保其顺利接棒登基。

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发明火药、造红衣大炮、飞天气球,开创新学、改良机械、扶持工商……

可以说大唐的蒸蒸日上,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方岳本人,也先因军功封侯,后平定高句骊威震倭国,为朝廷带来巨量且长期的银铜收益,累功受封国公。

接着,连年天灾中方岳协助太宗整顿内政。

平骚乱推新政修道路兴水利,促进了商业往来,也为天下百姓从世家大族手中争得了自由身和活命粮。

原本世家大族反抗激烈,但方岳推动了走出去的主张,占城、南诏、林邑为一路,得了大片肥硕土地的同时,让国朝的粮价大跌。

东南诸岛直至波斯大食为一路,兴盛贸易的同时,带回了巨量香料珍木和让人发狂的金银。

分化瓦解加外利诱惑,双管齐下成功将世家大族的视线引向海外,不再拘泥于国内的土地。

武卓了解这些时,济坤和孙长仙能细细讲述。但再往后,两人似乎忌讳很大,说话就变得含含糊糊了。

武卓也不急,对两人依旧是有问必答,甚至连王禄恩研制的各种方组,以及炮制调配方法都细细相告,可以说毫不私藏。

这种情况下,武卓好奇心大发的时候,两人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含糊。

尤其是孙长仙,年纪在那,完整的经历了当时的各种变革。交游广泛,知道的隐情自然也多。

逐渐透漏出,原本国朝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方岳的新学弟子们逐渐走入仕途,与旧有官僚在思维和施政方式上不断冲突。

尤其是方岳修订新律,并主张政权下乡。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身为普通人的觉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