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养成一个大唐>第五百六十七章 难以置信的顺利

和所有人想的多不一样,这次大唐的出征基本上没有遭到任何官员的阻拦,而在百姓们之中也没有多少反对的。

不得不说在这其中姜云明的名声和威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出征这件事上其实新粮和新农具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百姓们相信姜云明不是无的放矢,他们很是愚痴地相信既然姜云明支持这场战争那就证明这场战争有打的必要性。

甚至就连募集出征士兵的工作都以远超预计的速度完成了。

要知道,虽然时间点相差很远,但在历史上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时候募兵工作是很难的,不然的话也就不至于仅仅是募集了十万士兵大唐就匆匆出征了。

前隋三征高句丽可是号称有百万雄师的,而历史上的李世民呢?

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李积作为行军大总管领兵六万,再加上兰、河二州招降的胡人。

这就是历史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全部兵力。

虽然这里面不可避免地有李世民的自信与自负,但姜云明感觉更多的还是因为百姓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统治阶层的不信任。

这是姜云明能想到的唯一解释,不然的话大唐不应该如此草率的就以十万兵力就去攻打前隋号称百万雄师都没能将其灭亡的高句丽。

要知道虽然因为隋末乱世的原因唐初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但在步入贞观年间的时候人口还是有两千万左右的,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些许夸大或者是因为历史记载不准确的差异,但再怎么算也得有一千万以上。

一千万的人口,如果说古代的人口因为战乱的原因是男丁少而老弱病残多的局面,但经历了贞观十几年的发展,募集个二三十万不困难吧?

虽然史籍记载上说是因为李世民不想出现前隋时隋炀帝出征百姓们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以及徭役的情况,但姜云明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李世民清楚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

要知道贞观初期可不是什么好年头,**就不说了,仅仅是贞观二年开始的旱灾以及后来的蝗灾都不是什么小灾小难,处理的不好可是极有可能导致百姓们揭竿而起颠覆王朝的。

更何况对于当年的玄武门,百姓们心中还有很多想说但又不能说的话。

然而如今的大唐仅仅才是贞观五年的下半年,真要说的话现在闲暇时间还有百姓们时不时地会谈论起当年那场蝗灾来临时普天盖日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唐重启募兵甚至可以说是在蝗灾的阴影之下的。

但是这募兵的工作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顺利,当募兵的命令下发之后就连一旬的时间都没用上,各州县就已经上缴了募兵工作的汇报以及募兵名单。

最初的时候李世民有些不自信,所以在发布募兵工作的时候给各州县的指标都是高于实际指标的,为了就是为了防止募兵的数量不足所以他想提升募兵的数量,这样的话或许还可能多募集一些。

可现在的李世民端坐在两仪殿的书案后,呆呆地看着各州县募兵工作的汇报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根据姜云明的提议,心中预期的募兵人数是在二十万,而因为他提升了各州县指标的缘故,如今募兵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八万之巨!

足足多募集到了八万的士兵。

笃笃笃。

“二哥。”

敲门声响起,长孙一手端着一个小碗,另一只手还因为刚敲完门没来得及收回来。

“观音婢啊,过来吧。”

李世民靠在了他从女婿家拿出来的椅子上,学着女婿的样子伸手揉了揉太阳徐。

“二哥这是怎么了,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吗?是募兵不太顺利?”

将手中的碗放在了书案上,长孙走到了李世民的身后伸手帮着揉按着头。

“这倒是没有。”李世民叹了口气,短短的叹息声中隐藏着好几种不同的情绪。

“没有?”李世民的话说得有些模棱两可,长孙没有理解清楚。

“不是募兵不顺利,相反,是太顺利了。”李世民朝后伸手握住了长孙手,发出了一声叹息。

“太顺利了?顺利不好吗?”顺着李世民的劲儿,长孙顺从地停下了给李世民揉按的动作。

“本来朕最初以为这次募兵会很艰难,毕竟前些年旱灾和蝗灾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那种蝗虫遮天蔽日的景象即便是朕现如今想起来都还是有些心有余悸,所以朕也是提前做好了极有可能募集不到预计中兵力的心理准备。”

“然而一切都出乎朕的预料,各州县的募兵工作异常的顺利,连一旬的时间都没到,所有州县的募兵汇报都已经交了上来,而更有像泾阳所处的京兆尹的内围地区更是连三日都没到募兵工作的奏章就传了回来。”

“啊?”长孙秀丽的眸子微微睁大,也是有些被李世民的话给震到了。

“观音婢你知道吗?最初的时候朕本以为此次出征是募集不到高远所说的二十万将士的,所以在下发的募兵命令中,人数多的州县募兵的数量朕都稍稍做了提升,而现如今全部都满了,原本预计二十万的募兵现如今却到了二十八万!”

“什么!”长孙被惊得伸手捂住了嘴。

作为大唐的皇后,虽然按理来说长孙的职责是统率后宫,但对于政事她也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很多时候很多的事情李世民都不会对她刻意隐瞒,甚至有时候还会将政事上的烦心之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七章 难以置信的顺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