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击败吕布时,已经步入正规的徐州,再度燃起了一场看不见的硝烟,而它的始作俑者正是徐州牧刘备本人。
入夏时节,徐州虽然还有战乱留下的疮疤,但大多数地区都已是翠柳成荫,蝉声阵阵,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
而在下邳城,州牧府正堂内,温度却比外面低了许多。只见刘备高坐主位,铁青着脸,攥着一卷竹简,关羽等人分坐客位,一个个噤若寒蝉,低头不语。
刘备之所以如此生气,是因为徐州南迁百姓之多,远超众人的预期。原本百万人口的徐州,现在只剩六成,而且回流人口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空缺。
尤其是徐州治所所在的下邳国,竟然出现了百姓携家带口,往扬州避难的情况,这无疑给刘备浇了一盆冷水。仁义之名,更是随着流民的步伐,粉身碎骨。
作为下邳相的曹豹,自然难辞其咎,上书刘备请求惩罚。而这封书信,现在就被刘备攥在手中。
惩罚曹豹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若是能拿这件事为借口,杀了曹豹最好不过。然而人口流动本来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曹豹最多算是失职,罚些俸禄便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让刘备心情不爽。那就是袁术派细作,潜入徐州刺杀陶商、陶应二人,并四处散布谣言,说这是他斩草除根之计。
尽管陶商、陶应二人没有死,但对刘备的名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两件事掺和在一起,也难怪他会生气。
“大哥,要不我带兵走一趟,扫除那些臭虫?”张飞见氛围有些低沉,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刘备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三弟你脾气暴躁,若是让你去,恐怕会惊扰到百姓。”随手用竹简敲击着桌子,刘备的目光慢慢移动到李元峰身上:“这件事还是交给李元峰去办吧。”李元峰抱拳唱喏。
“二弟,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扔掉竹简,刘备随手拿起一份名单,一面查阅一面问道。这些名字,都是关羽拟出来,担任新的将校。
自从牵招带领两万徐州兵南下盱眙,他便令关羽着手招募新的士卒。经过一个春天,关羽招募到了一万人,在彭城以北,微山湖以南大片山林秘密训练。
这件事除了鲁肃等心腹之外,刘备谁也没有告诉。当然,今日在座的,都是他的心腹,讲出来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关羽抬头说道:“大哥放心,今年必定成军。”刘备听罢,也没多说什么,既然关羽给出了承诺,那一定会兑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众人又商议了些许事情,便各自离去。刘备也起身来到书房,推门而入。此时,正有一人惴惴不安地坐在里面,听到推门的声音,当即吓的一蹦三尺高。
刘备见状,心情大好,扶起那人笑道:“不曾想曹宏先生竟有如此矫健的身手,备佩服,佩服。”
作为陶谦宠臣的曹宏,在刘备接手徐州,封赏群臣时并不在列。因此郁郁寡欢,在家中对刘备颇有微词。
这件事被夜鸮卫探得,上报刘备后,刘备本想杀了他,以儆效尤,但翻看他的所作所为,刘备发现此人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特别是在陷害忠良,排挤同僚这些事情上,手段之高明,心机之重,城府之深,令刘备拍案叫绝。因此,刘备今日召见他,便是要把一件大事交给他去办。
曹宏看清来人后,又惊又喜,连忙跪拜道:“启禀使君,方才我正在反省我的过错,突然有一股清风袭来,令我心旷神怡,犹如背生双翼,欲游黄庭,不觉惊扰使君,还望恕罪。”
“哦?竟有此事?”刘备笑问道。
曹宏跪着走上前,再拜道:“想必是使君的仁义,使我有这样的变化。”
嘿,好一张伶牙俐齿。刘备眉头一挑,笑着说道:“既然你都说我仁义,我又怎会怪罪你呢,坐下说话吧。”
曹宏起身又拜,撅着屁股退到座位旁,躬身拜谢后方才坐下。这般毕恭毕敬,真是让刘备生不起半点杀意。
“今唤汝来,一则欲当面感谢汝为保我与陶公和睦所作,二则有要事当付汝行。待事成后,定有重赏!”
曹宏闻言受宠若惊,跪拜道:“此皆吾理当为之,岂敢邀功。使君但又吩咐,无论上刀山,下火海,宏必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死无辞也。”
刘备听后,指了指书案,示意曹宏上前。曹宏见状,起身走到书案前,只见上面放着一摞竹简。他拿着竹简,回头看向刘备。
刘备道:“打开看看。”
“咕嘟。”曹宏咽了一口唾沫,双手不停颤抖着,手中的竹简仿佛有千斤重。缓缓打开竹简,未读几句,他便失声叫喊:“骇人听闻,骇人听闻呀,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竹简里记载的内容,都是丹阳兵这些年在徐州所犯下的恶行,如强抢民女,杀良冒功等。之前有陶谦压着,加上丹阳兵善战,与曹豹关系密切,谁也不敢拔老虎的须子。
现在刘备接管徐州,有心除掉曹豹,自然要借敲打丹阳兵之手,剪除曹豹在军中的羽翼。尤其是丹阳兵里,与曹豹亲如兄弟的中郎将沈耽和帐下司马章诳二人。而最佳的人选,就是曹宏本人!
按道理来说,曹宏是曹豹的族弟,与丹阳兵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然而事情恰恰相反,曹宏从心底里厌恶丹阳兵,认为丹阳兵都是一些未开化的野人。同样的,他对刘备等人也有这样的心理。用现代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