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汉臣>第二零四章 酒泉太守

说罢凉州南境,再说北境三郡二属国,其间最为纷乱的当属张掖郡。

时八月初,河西鲜卑攻破张掖治所觻得县,杀了汉太守以及一众官员,引聚丁零胡与月氐胡同掠此郡。

这三支胡兵各有出处:

河西鲜卑是西部鲜卑的后裔,当初一代雄主檀石槐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东击夫余,西进乌孙,南掠汉土,北拒丁零,建立了超越匈奴的强盛草原帝国。

只可惜再厉害的雄鹰也有年老的一日,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发生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依旧盘踞在并幽诸郡,而西部鲜卑南迁融入凉州各地,河西鲜卑便是其中最强盛的部落之一。

丁零胡,又称高车,铁勒。昔年与汉王朝,鲜卑,西域各族联手击败北匈奴后,其部落领域也不断南迁,此次叛乱他们便是从敦煌,酒泉两郡的北漠聚集而来。

再说月氏胡,月氏胡自古便居于汉土,兴于先秦,没落于冒顿之手,自汉武破匈奴之后,取西河地,开湟中,月氏胡从此便臣服于汉朝。章和二年,平寿侯邓训在张掖当太守时,收养湟中月氏,卢水氏等胡族少年健硕者,史称湟中义从胡。后来部分月氏胡随北宫伯玉反叛,亡于凉州各地,其余者便成了今时叛军的主力。

胡族掠地不像汉家反贼,反贼都有一颗长远计较的雄心,对本地百姓仍有安抚之策,但胡族不同,他们的做法就是杀鸡取卵,铁蹄过后寸草不离,能抢的东西一概不放过。

他们肆无忌惮的原因就在游牧性质,此方百姓死绝了,大不了换一个地方,若是不抢就会饿死,就会绝种,就会被其他游牧部落吞并。

而汉人是以农立国,不会放弃沦陷失地,会再迁其他郡县百姓来此安居,重开耕田。至此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就又开始,这也是为什么秦汉皇帝不惜损耗国力逐杀游牧胡族的原因……

再言酒泉郡,禄福城。

时何颙出使凉州,于七月中旬到达敦煌郡,说服敦煌太守马艾归降朝廷之后,即次日折返酒泉郡,恰遇张掖诸县胡贼肆虐,只得滞留在酒泉治所。

城中太守府,何颙与太守相对而坐。

“文师,你与马太守皆有忠贞之志,何奈颙难以归朝向陛下禀告啊!”何颙自去岁末出长安,辗转凉州各郡劝说地方太守,历经千辛万苦得了二郡依服,却无法将这喜讯上报朝廷,心中多存焦急。

“伯求公稍安,朝廷既已向凉州用兵,那金城,武威的局势亦如张掖纷乱,此时伯求公还是暂留酒泉为妙。”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氏,少时以才学品行闻名三辅,少帝继位时,由马腾推荐拔为酒泉太守,此人性情矫直,不畏权贵,曾多次上书建言董卓过失,但王允惜才,常常将其奏章截留,方得以保全。

“文师,依你之见,朝廷可胜反贼否?”何颙目色担忧的问道。

“此战朝廷必胜,凉州诸贼不得人心,亦是散沙游勇,难以与朝廷精锐匹敌。”

苏则为政:劝农桑耕,与民同食,赡养孤老,政令严明,收容外胡等策皆是少时从扶风太守处偷师所得,他同样也是狂热的景桓派。

“也罢,老夫便在酒泉多留几日。”何颙心喜苏则是真心依附朝廷,但面上仍作忧虑状。

“伯求公,则以为我等不能就此安然,我等亦要用兵匡助朝廷,敢问伯求公:马艾可是真心臣服?”苏则耿直问道。

“这……马太守不比文师这般心诚。”何颙擅识人,马艾本是敦煌豪族,他答应朝廷只是不想将战火牵连到自家辖地。

“既如此,则请伯求再走一遭敦煌郡!”苏则思虑了片刻,慎重开口。

“为何?”

“借兵!”苏则目色坚定道。

“文师且细细讲来。”何颙正襟危坐道。

“三胡兵马为祸张掖,烧杀抢掠后有三路可进退:

一是入武威郡,与韩遂,张猛合流,同取汉阳,三辅。

二是入酒泉郡,继续抢杀。

三是从张掖属国退至居延属国,乃至塞外草原。”苏则逐一做了列举,继问:“伯求公若是三胡首领,会选哪一条?”

“自是……”何颙一时语塞。

“三胡入武威是贪得无厌、攻酒泉是中庸之道、退居延是谨小慎微,确实不好抉择,所以在下要让三条路变成一条路:引他们入酒泉,替朝廷拖住这群胡人。”

三胡少说有一万五千骑,且这些马背长大的外虏常年与朝廷正规兵马作战,凉州乡勇在他们面前就如孩童一般,南境杂居的羌胡也没有他们这般野性,若这支部队冲入汉阳,对朝廷威胁极大,故而苏则要举全郡之力拖住这支彪悍人马。

“文师这般做,可知其中凶险?”越靠近边陲的胡族生存环境越险恶,也致使他们的作战能力越强大,即便是韩遂也不敢与此中胡人叫嚣。

“则当然知道,所以则要联合马艾。伯求公这次借兵不需要太多,千余人即可,只要他们打着马艾的大旗,三胡自然会把敦煌与酒泉并列,则也相信马太守是个聪明人,唇亡齿寒的道理一点便通。”苏则要强行把马艾拉下水,同为汉臣,怎能碌碌无为呢?

“老夫向马太守借些兵马倒不难,但若三胡劫掠张掖之后想退兵,文师此举不是害了酒泉百姓吗?”何颙再问。

“杀了这么多人,想轻易退出张掖可没那么容易!”苏则目色微微一沉。

“这只是文师一人的想法,岂可代表


状态提示:第二零四章 酒泉太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