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科幻未来>从一只老鼠开始的进化>第178章 飞船飞向深渊

安全起见,最好避开情况未知的冒险,不要下到崖底。

但战友的尸骨还在崖下,弃之不顾,这不止是冷漠和懦弱的问题,良心也难安。

可以联想一下,回去后见到死去战友的亲属后该怎么回答,怎么面对质疑呢?

所以,理智最终压过了情感一筹,马明迎着一大半人期待的目光,下了决断。

“我们会下去崖谷,但是——”

在部分人生出过多念头之前,他补充:“我们是去收敛战友遗骸的,不是去挑战大裂谷凶险的。”

“如果是在常规的战场上,哪怕敌人再强大,我们也会在一次战败后打回去,我们对敌人知根知底,可以想办法获取不对称的战力优势。”

“但这个大裂谷底部,情况却一点儿不明,我们人手有限,不能继续冒不必要的险了。”

“总之一句话,我们不会排斥战斗,但不会去主动追求战斗。”

“在崖下的时候,所有成员必须听从指挥,不能冒进,以免拖累其他人,听明白了吗?”

所有人大喊:“明白了。”

“很好。”

在马明的指令下,大部分比较沉重,非航行所必须的一些物资装备都脱离了船体,留在了崖边地面。

这么做是为了防范崖谷底下的重力,减轻飞船非必要的重量,算是先见之明。

除了留下少部分人类留守看管,大多数的人都进入了飞船内,随着飞船起降缓缓进入了大裂谷的白色雾霭里。

当然,是采取了伞包航行模式。

进入雾霭后没多深,和地面的通讯连接就中断了,飞船的了望窗内,白茫茫的一片。

浓雾是最让人不安的天气现象之一,何况是具备信号屏蔽作用的浓雾。

要是这些雾霭出现在其他的殖民星球上,那里的日常生活恐怕要断片了。

舰长马明随时关注着雾霭会不会造成其他影响,还好各项飞行数据都很正常。

飞船近乎缓速下降了很久,突然一个点上开始,降速加大了。

很明显,这是到了刘爽所说的重力异常区域了。

越往下,重力将越大,所以马明当机立断:“加大飞船引擎出力,稳住降速!”

飞船会有许多个发动机组,采取轮换工作模式,可以防范过热,便于维修维护。

不仅如此,马明还命令另一组舰桥人员:“发送长波,探测谷底距离。”

但第二个指令很快出了问题,某个驾驶班舰员回答:“舰长,长波无法生效。”

“无法生效?什么意思?”

舰员解释:“白雾颗粒貌似具备弱化声波的作用,不论长波短波,都会在行进一段距离后彻底弱化,如果声波再返回回来,还会遭遇二次弱化,几乎探测不出来了。”

这——

所有人面面相觑,这大裂谷里的雾霭颗粒比星际粉尘弹还多出一项效果?

舰员却又附加:“雾霭不仅是影响声波的传送,还会影响光热的传递。”

“光热传递?”

“对,光线投进迷雾里后,会不断的散射,直到光柱完全消失,在正常的空气环境里,光柱距离远了也会慢慢消散,但这里的尤其突出,几乎是放射出去没多少米就不见了。”

雾霭会影响光线直射,马明紧张问:“那能量束呢?”

舰员:“短距离的话,影响不大,能量束口径越大影响越小,白雾颗粒预估会被直接蒸发。”

这还好。

“你说热量也会受影响?”

舰员:“热量的传递貌似也会受到这些颗粒的阻隔,弱化得很快,所以红外感应起效距离很短。”

这就是之前刘爽所说的作战服热感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吧。

那个白色怪物虽然能够被探测到热感,但是探测距离缩短了,五名队员就被较近距离近身并偷袭了。

马明开始思索白雾的这些特性对于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影响。

鉴于他们不是为了战斗(复仇),不需要过多探索谷底,只要尽快完成任务撤离,就没什么了。

忽然间,飞船出现了明显的颠簸,还好马明等人正坐在工位椅上,有安全措施。

“怎么回事?”

难道是撞击到什么东西了?

不应该啊,飞船是稍微远离崖壁降落的,裂谷宽度以千米计(或许这还不是最宽处),两侧崖壁相对陡峭,不至于没落地就擦碰到了什么吧?

舰员:“是重力又加大了,引擎集体工作的反震现象。”

类似于飞行惯性被遏制,反馈到了内部。

马明只好说:“所有人,做好防范措施!”

这是在全频道内,对所有舰员说出来的,这种速度骤降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需要找寻到安全位置,甚至专有位置不够的话,得将临时穿的防护服挂扣挂到飞船内到处都有的保险杠杆上,要是没来得及穿防护服,就只好手动抓住,那就自求多福吧,飞船航行里这类事故层出不穷,导致了飞船一变速所有人会本能找寻杠杆挂上去,防护服也要提前准备好的习惯。

下面,大部分人都不再言语了,除了汇报飞船工作数据的声音就没有其他的了,舰桥室里忙碌成一片,估计飞船其他舱段里不同班组的人马也很忙碌,尤其动力舱段那里,必须随时监控发动机数据,防控异常。

虽然舰桥这里也能检测到舰体异常数据,但不是全部,出问题也来不及去维修,不如常驻技术人员。

随着往下继续降落,所有人越发感觉到异常重


状态提示:第178章 飞船飞向深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